位置导航:首页 / 专题 / 辉煌的五年 / 正文

北京市红十字会:抓党建、正风气、兴主业、谋发展

时间:2019-08-28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北京市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心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紧紧把握“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定位,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着力点,抓党建、正风气、兴主业、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始终不渝坚持党对红十字会工作的领导,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注重强化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党组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举办各类培训班和读书班等形式,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引导党员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二)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带群建,通过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党组书记带头抓、党组成员分工抓、全体党员共同抓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机关党委,增设机关纪委岗位。扎实做好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监督工作,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群众评议干部工作力度。深化廉政风险防控,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专项整治。

(三)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建立整改台帐清单,巩固扩大巡视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二、紧紧依靠党和政府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一)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2015〕8号),对首都红十字事业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2016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明确红十字组织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2019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红十字会改革方案》(京政办发〔2019〕9号),对红十字会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北京市人大、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120/999急救体系建设。北京市各区委、区政府将红十字工作纳入整体规划,出台《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红十字事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二)各部门和理事单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北京市委组织部十分重视红十字会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监事会建设。北京市编办等部门关心支持人员编制、职能配置、内设机构的改革。北京市教委、市国资委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纳入相关人员培训内容。北京市直机关工委、首都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等先后与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制定印发政策性文件20余个,形成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法规体系。

(三)财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北京市财政每年安排人道领域专项资金近1亿元,用于支持红十字会重点项目的开展。各区财政也建立了专项资金,支持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服务。越来越多的单位和部门在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项目中,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三、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红十字会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明显增强

(一)专兼职工作者和会员队伍不断扩大。北京市红十字系统人员编制数增加到347名。近年来,北京市红十字会积极拓展会员队伍建设,与北京农商银行联手推出“四个一”会员之家,探索会员发展新方式、新途径,实现了会员数量稳步提升。

(二)基层基础更加扎实。北京市街道(乡镇)普遍建立了基层红十字组织,配备了兼职干部。有条件的村(社区)组建了红十字会。国企系统在工委成员单位建立红十字会,建会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基层红十字组织3000余个,基本形成乡镇(街道)、村(社区)、工委系统的基层组织网络。

(三)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深入开展。2015年至2019年7月,举办各类青少年培训班500余期,培训骨干2000余人。探索人道法项目已覆盖全市16区120所中小学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称赞实施探索人道法项目为“北京速度”。首都院校每年举办青年公益论坛、高峰论坛、高校交流会等一批品牌活动,累计参与学生2万余人。分别与津、冀等地举办青少年交流营活动。2015年至2018年,全市125所学校获得十佳优秀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奖,976人获得优秀红十字青少年会员。积极推进应急救护培训、青春善言行等活动,数百万名青少年从中受益。

四、注重发挥红十字组织独特优势,助力“平安北京”建设彰显新作为

(一)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建立了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救援网络,纳入城市应急体系,列入北京市应急委、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建立了市区备灾物资储备库,市级储备库被总会评定为一级备灾物资储备库。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2015年至今,全市先后组建了20余支800余人骨干救援队伍,购置了20余类救援装备。999建立了城市立体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形成国内与国际、地面与空中、长距离与短距离医疗救援格局。

(二)救灾救援能力逐步提高。2015年开始,北京市红十字会每年与天津、河北红十字会轮流组织三地救援队应急演练。参与了密云石城镇暴雨等自然灾害救援任务,积极组织“8·12”天津重大火灾爆炸等赈灾救助工作。

(三)积极参与应急保障工作。健全完善红十字人道救援医疗保障专用车运行机制。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推出“一分钟处置模式”,与120、110、122、119指挥平台联动,抢救伤者与处理事故同时进行。敏感时期加强重点地区的值守和保障,每年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百余起。参与完成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青岛上合峰会等国事要事赛事医疗保障活动1000余次。圆满完成圭亚那10名患者转运回国医疗保障任务,助力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五、服务和维护百姓生命健康,人道领域助手作用更加突出

(一)应急救护培训实现新突破。2015年以来,建成1家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21家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教育培训基地。完成应急救护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及换届,为应急救护培训方面提供智库服务。2015年至2018年应急救护普及培训288万余人次,获证近46万人次,2015年荣获第三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三等奖,2017年荣获第四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冠军。

积极推进“五进”救护培训工作,在进社区中完成“十五分钟救助圈”的打造;在进农村中在社区村建立红十字服务站,开展应急救护普教及获证培训。在进学校中开展《小小急救员》大讲堂项目、《培训进军训》项目及《大手拉小手》项目;在进企业中完成燕山石化实现企业内部特色安全培训向成为市级应急救护教育培训基地过渡、邮政系统“千人培训计划”活动;在进机关中实现公务员体系“北京干部教育网”在线课程学习等特色活动,在文明引导员骨干持有救护员证上岗。

二)人道惠民举措打造新亮点。组织实施“博爱在京城”、“京津冀联合救助”、“国内外灾害救援”等项目。深入开展“两节送温暖”、“生命关爱”、“博爱助学”等公益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基金”、“阳光天使基金”等项目。推进“红十字村(社区)”建设,开展健康扶贫活动,配备智能急救站。着眼对口帮扶工作,助力精准脱贫,中心城区与远郊区红十字会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积极开展“同心·共铸中国心”藏区大型医疗公益活动,成为国内唯一涵盖所有藏区的公益项目。2015年以来,首都红十字系统共募集款物达7.1亿元,救助款物支出5.3亿元,让更多贫困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工作取得新进展。近5年来,完成志愿者入库31723人份,社区、高校宣传讲座400余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61人。组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推动无偿献血宣传表彰工作。每年开展关爱血液病患儿彩虹计划。首都高校造血干细胞公益宣传动画大赛获奖作品,被中华骨髓库和多家省级分库作为宣传材料。健全完善捐献者和志愿者的关爱激励机制,完善了志愿接收遗体工作流程、解剖流程和运输流程,2015年至2018年共有1100人实现了遗体捐献。

六、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民间交往作用逐步显现

(一)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2015年以来,北京市红十字系统围绕世界“红十字日”、“献血日”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新闻报道和主题宣传,积极推送宣传片、纪实片、动漫片,加大对特色项目、服务品牌的宣传力度,开展百姓宣讲、群众答题、书画比赛、文艺巡演、“公益赶大集”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探索运用“二微一端”等新媒体,形成全媒体宣传新格局。

二)志愿服务获得群众点赞。五年来,全北京市红十字志愿者连续开展“人道追梦﹒爱满京城”志愿服务活动,市区两级红十字会建立志愿服务基地20余处,累计服务20余万人次。结合“防灾减灾日”、“重阳节”、“艾滋病日”等重要节点,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预防艾滋病宣传、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均500余场次。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实名制,截至2019年7月,实名登记志愿服务队136支,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志愿者8万余人。

(三)民间交往交流合作稳步开展。北京市红十字会代表参加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地方分会在国际人权理事会议的第一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及“一带一路”倡议,参与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援外医疗队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截至目前,已与14个国家首都或地区红十字会签署友好交流协议,进一步发展了与其他国家首都或地区红十字会交流合作。连续承办或举办中日韩首都红十字组织高层峰会及青少年交流营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