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闪光的红十字

时间:2020-10-19

70年前,在“保家卫国”时代召唤下,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秉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投身到硝烟滚滚的抗美援朝战争前线,救死扶伤,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战地传奇。

医防服务队的组建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7月26日、8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后发表声明,抗议美国滥炸朝鲜、侵犯中国领空,“号召美国和其他各国的红十字会会员,团结本国人民,一致奋起,为制止美帝国主义者对朝鲜人民的侵略与暴行而奋斗!”中国红十字会决心以行动捍卫《日内瓦公约》,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战火的蔓延,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于是迅速兴起。中国红十字会也紧急动员,一方面与中国救济总会联合指示各地分会筹款募捐提供后援保障,另一方面组织战地救护,并于1951年1月22日向全国各地分会发出《为组织救济朝鲜难民医疗队给各地分会的通知》,决定组建医疗大队奔赴朝鲜前线救护伤兵难民。《通知》号召全体会员和工作人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踊跃参加。各地红十字会员、医务工作者热情响应,纷纷报名“参战”,有的甚至血书“请战”,令人感动。至3月5日,有50多个分会向总会报名,人数达833人。经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审核批准,有常州、洛阳、济宁、青岛、无锡、广州、南京、武汉、西安、北京等分会共计男181人,女102人先后来北京报到,接受包括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两个方面的短期教育。

医防队原打算定名“抗美援朝医防服务队”,但由于医防队不仅仅为中朝人民战士服务,同时还要救助朝鲜难民,体现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医防服务队”的名称。经短期培训后,总会挑选出224位队员,整编为两个国际医防服务队大队:第一大队担任一般的医疗及防疫工作,下辖10个队,大队长周立新;第二大队担任手术工作,下辖4个队,大队长冯雁忱。医防队员以饱满的热情,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

跨过鸭绿江

1951年3月10日,为欢送国际医防服务队赴朝,中国红十字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大会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副主席陈叔通主持,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宣读了国际医防服务队全体队员名单,把队旗授给两位大队长和14位队长。李德全勉励队员“发扬祖国的光荣,高举起这面为祖国人民的热爱和朝鲜人民的希望所集中的旗帜,飘扬过浩荡的鸭绿江,飘扬到洒遍了中朝人民的热血,刚从美帝魔掌下解放出来的朝鲜国土上,全心全意地为朝鲜前方英勇的战士,为后方苦难的朝鲜人民而服务。”第一大队长周立新、第二大队长冯雁忱表示:“为了热爱我们的祖国,为保卫和巩固世界和平,为了祖国人民对我们殷切的期待,我们愿意坚决的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走到与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前线去。”

1.png

(授旗仪式)

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和朝鲜战场救护的需要,中国红十字会又相继组织和派出了5支医防服务队:由天津市医务工作者108人组成的第三国际医防服务大队于5月25日从天津出发;由155名医护工作者组成的第四、第五国际医防服务队于6月28日离京出发;由55人组成的第六国际医防服务大队于7月11日从北京出发;9月27日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七大队117人由天津出发。这七个国际医防大队的工作人员共659人(一说666人、624人)。各队在前方工作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有的长达一年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不负重托,完成使命。

“一切为了伤病员”

国际医防服务队抵朝后,立即投入前后方的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白天敌机不时轰炸和扫射,他们就在夜间行动;公路和桥梁被敌军破坏,他们就绕道涉过刺骨的溪河;城市被炸成了废墟,他们就搭起帐篷住在田地里和森林里。在接近火线的战地里,在“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口号下,队员们利用每天工作中仅有的空余时间搬运石块、砍伐树木,用自己的双手修建起手术室、升降手术台、治疗室、洗浴室、输液架以及许许多多的医疗用具和设备。第七大队并建筑起可以容纳一千余名伤病员的病室。

前线的护理工作极其艰苦,护士们每天给伤病员洗澡、漱口、喂水、喂饭,在寒冷的夜间还为他们烧火取暖。女队员们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在零下30○C的天气,到河边为伤员们拆洗衣服和敷料,深夜里还坐在灯下为伤员们缝补着鞋袜。“中国人民优秀的女儿李伟英”,就“像慈母般的日夜看护着伤病员。……在战斗中,更充分的发挥了白求恩大夫的服务精神,她在敌机发疯似的盲目轰炸下,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勇敢地将伤病员们抬到安全的场所,予以救护。在八月十三和十四两日,约四百架敌机乱炸平壤城郊的和平居民区时,她勇敢的将重患者背到安全地区,因此被她的英雄行为所感动的其他工作人员和轻伤患者,也全都出动抢救重患者,得以安然避难。以后又好几次在夜间被炸时,她以同样的行动,抢救了许多伤病员。”许许多多“李伟英”,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庄严承诺。

6373871209686489519561037.png

(战地救护)

队员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危在旦夕的伤员从死神的手中抢救出来,如在七大队的一个病房里,一个年轻的朝鲜人民军伤员李洁洙,因失血过多而处于濒死状态,护士郜静霞伸出了胳膊向医师要求输血,但由于她皮下脂肪过厚,血管深在皮下找不到,郜静霞毫不迟疑地要求切开,医师不能拒绝她那种强烈地要求,切开皮肤,两次共抽鲜血450毫升,这样及时的挽救,使他转危为安。第五大队的青年团员徐道安、吴德桢、王一之、黄仙华等队员也集体输血1000毫升,挽救了伤员苏元祥的生命。王庆春医生为了抢救重伤员从平壤徒步赶到前方,没有休息就参加抢救伤员的工作,在十天十夜里进行了大小手术40多次。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打垮了细菌战”

为朝鲜人民服务是国际医防服务队的一项重要工作。

朝鲜贫穷落后,疾病流行,斑疹伤寒、回归热、疟疾、痢疾等传染病肆虐,给民众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抗美援朝战争造成直接影响。防治疫病,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都显得紧迫而艰巨。为此国际医防服务队会同朝鲜保健部门,深入农村,广泛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如第一大队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就为朝鲜军民种痘39882人,预防注射9132人,治疗传染病2108人,一般疾病30261人,受到朝鲜人民的赞扬。

6373871209652169453132265.png

(接种疫苗)

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而更严峻的考验则是“细菌”的应对。1952年春,为了挽回战场上的败局,美军丧心病狂地发动了“细菌战”,希图利用烈性传染病,削弱朝中人民的斗志。美军的行径,激起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

国际医防服务队一方面发表声明,抗议美军在朝鲜前线后方大量撒布细菌毒虫的滔天罪恶,另一方面,通过写标语、画漫画、编墙报等形式,广而告之,强化“细菌”危害的宣传。

与此同时,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消杀灭菌,捕捉苍蝇、老鼠、蜘蛛等带菌媒介物,搞好环境卫生,接种疫苗。有报道说,自美国发动细菌战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各医防服务队组织流动防疫队,经常翻山越岭,背着沉重的药箱,进村庄,入城市,广泛开展种痘和注射各种疫苗。队员们常常是摸黑循着羊肠小道归队。遇到恶劣天气,也毫不松懈。经过艰苦努力,由细菌战引发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美军的“细菌战”被击垮。

在战俘营里

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同样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待战俘。根据安排,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四大队(下辖5个医防队共59人)分配到昌城、田仓等俘虏营,为战俘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战俘营里,队员们遵照周恩来总理“消除敌对,缓和矛盾,拥护和平,反对战争”的16字精神,给予那些失去了抵抗力的战俘周到而细致的关怀。他们不仅对营地里的环境卫生和传染病的管理予以极大的注意,并且供给战俘以丰富的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还帮助和教育战俘搞好个人卫生,纠正他们偷懒、依赖、自私和随地便溺的恶习。“营地里发现流行病,他们就马上为战俘蒸洗衣被,实行隔离,并以先进的苏联医学治愈了他们的战伤和常年未愈的痼疾。”

6373871209689609522317700.png

(碧潼战俘营总医院)

润物细无声。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关心、呵护,使战俘如沐春风。“生活在战俘营里的病俘,没有一个不感到中国大夫的亲切。”美军战俘汤姆生离开病院时说:“我一生一世从未见过任何一个美国医生像中国医生这样的仁慈和负责任,更未见过对战俘这样宽大的军队。”美俘瓦格纳念念不忘说“他们对我的关心照顾比我自己还周到。我住院后的体重从95磅增加到130磅。我不仅体力增强,精神也愉快。”有的战俘如英俘哈洛宾还专门写信感谢中国红十字会,信中写道:“我得到最好的药品、照顾和治疗,这是一个战俘所不能期望得到的,我还可以在医院场地的四周自由地行走,而没有人监视着;凡是我所想做的事情,差不多都已被批准,所以我要趁这个机会来向中国红十字会的林医生和曾医生道谢,感谢他们的非常周到的待遇,我将把许多愉快的回忆带回去,告诉我们英国的人民;并且把中国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善意也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对任何人都没有宿恨,我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年代里将继续进行这种对世界人民的良好工作。”战俘们为国际医防服务队员们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们为“伟大的朋友”。

“高贵的生命之恩人”

国际医防服务队的队员们全力以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服务,救护大量伤兵伤民,比如第一医防服务大队接办的德阳医院,从1951年6月至1953年10月,救治和运送伤病员116826名之多。不仅如此,医防服务队还为朝鲜人民培育了一批医护人才,增强了救护力量,建立了卓著功勋,受到朝鲜军民的交口称赞。1952年12月19日朝鲜驻华大使权五稷代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功劳章”授予为朝鲜军民服务的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和第七两大队的模范工作者30人。权五稷大使在致词中表达了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红十字会的诚挚谢意,表示“朝鲜人民一定要更加巩固朝中人民的友谊,为战胜美国侵略者而奋斗到底。”12月21日,30位荣获功劳章的国际医防队员上书毛泽东主席致敬,“保证在不同的岗位上,加倍努力,珍爱与发扬朝鲜人民所赠予我们的荣誉,保卫祖国人民的健康,增强祖国和平建设的力量,支援朝鲜人民争取解放与独立自由的斗争,以答谢朝鲜人民和您像对待自己的子女样对我们的教导和培养。”

《朝鲜人民军》报记者张景周撰文高度赞扬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说:“所有的队员都在为争取每一个伤病员重返前线这一光荣的任务而忘我地艰苦地工作着。一种使伤病员忘却伤口痛楚的恳挚而慈祥的作风与精神,充满在全病院里。我们对中国人民所给予我们的这种伟大的医疗援助,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要赞扬这些满怀着国际主义与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的队员们,因为他们是朝鲜人民的‘高贵的生命之恩人!’”张景周记者所表达的心声,正代表了朝鲜人民对做出卓越成绩的医防队员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毫无疑问,他们和志愿军一样,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池子华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