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群众声音听得见 基层服务看得见

——浙江省红十字会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综述

时间:2021-07-20

2018年以来,浙江省红十字会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11个市遴选出社会经济和红十字工作水平不尽相同、各具代表性的21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推动红十字基层组织向村(社区)延伸,积极引导红十字基层组织和会员、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

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立乡镇(街道)红十字会1302个,村(社区)红十字会10907个,吸纳成人会员45.66万名,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团体(组织)1782 个,注册志愿者11.54万名,试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打造特色阵地,健全服务功能

“试点引路”是浙江省红十字会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初期采取的办法,通过蹲点调研、指导实践,摸清各试点单位工作难点和重点,明确具体工作思路。

浙江省红十字会多次举办组织建设培训班,对市、县(市、区)红十字会分管领导和组织建设负责人进行专班培训,同时发挥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邀请沪、苏、皖等兄弟省市红十字会派员授课、传授经验,提高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组工干部开展组织建设工作的本领。与此同时,加强骨干培训,重点培养红十字基层组织“带头人”。连续两年举办全省红十字系统优秀基层会长班,三期培训基层组织骨干共计320多人,“这些受训的红十字基层组织干部,在发展当地会员和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活动、建好基层阵地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浙江省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组织管理部工作人员麻华成说。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浙江省红十字会提出“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的工作思路,选定杭州市富阳区、宁波市鄞州区、湖州市德清县、绍兴市柯桥区、永康市等5个县(市、区)作为“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县域试点单位。同时,积极争取当地党政团体支持,建立县级“会员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会员之家”、村(社区)“会员工作室”,打造基层红十字特色阵地和平台。

以德清县为例,县红十字会创新提出“三同二化一体”模式,通过阵地同建、资源同享、服务同推、社会化运作、数字化改革、城乡一体,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充分提升基层红十字会服务力、影响力。

在舞阳街道宋村村,村红十字会与五治融合馆、村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共同建设,以党员会员为引领,建立了10支红十字博爱“甲宁”自治队,成立“甲宁”工作室,借助党建资源、村民自治资源,发展了楼道红管家、时间银行、爱心小屋、最美联盟等特色项目,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红十字事业的热情。成立至今,村红十字会已有会员40人,志愿者100余人。

随着基层红十字会经费保障的增强,基层阵地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依托大数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宋村村红十字会将幸福邻里中心、AED点位、急救箱点位、暖心残疾人之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位等纳入“数字乡村一张图”中,居民只需打开手机,就可获得全面服务。“前期经费主要用于打造阵地,而未来的重心是让阵地更高效地运转起来,把红十字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德清县红十字会陈宇俊介绍,今后将继续丰富数字红十字会的功能,把红十字活动培训报名、爱心捐款、申请救助、三献咨询等内容纳入其中。

截至目前,浙江省红十字会已建成“生命教育体验馆”55个,各类应急救护培训基地271个,“4+X”标准化博爱家园 293个,红十字服务站点5000余个,初步形成了红十字基层服务网络。

壮大特色队伍,贴近群众生活

基层红十字组织是红十字会系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站,为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然要发展壮大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增强组织活力。

为此,浙江省红十字会探索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和建设体系。一方面,紧抓队伍整改工作。在全省红十字系统进行会员队伍整建,对成人会员重新进行实名注册,破除会员“虚名化”问题。同时,制定《各市、县(市、区)成人会员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分级落实工作责任,执行季度通报制度,并纳入市、县红十字会年度工作评估。另一方面,制定出台《浙江省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入会条件、入会程序、会籍管理等要求,注重会员服务和保障,要求建立信息发布、会员关怀帮扶等浙江特色会员管理机制。

2019年,杭州市余杭区成立博爱之家志愿(会员)服务中心(现已变更为“临平区博爱之家志愿〈会员〉服务中心”),成为全省首家经民政局批准,由红十字会直接管理的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中心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专项经费55万元,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同时,建立面积达210平方的“红十字志愿者(会员)之家”,为志愿者提供知识宣传、互相交流、业务培训、活动展示、入会宣誓等场所。

“服务中心不仅是会员和志愿者的港湾,也是基层红十字会服务群众的窗口。”临平区红十字会会长张蓓介绍,区红十字会先后成立了7支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坚持‘一队一品’路线,形成优势互补,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延伸至各行各业,树立鲜明的‘救在身边’品牌形象。7支队伍从服务中心走出去,走进群众生活,我们感到很自豪”。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促进队伍更紧密地联系群众,临平区红十字会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三位一体”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不仅建立了区级博爱之家志愿者(会员)服务中心,还在在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红十字文化体验馆(志愿服务基地),与未来乡村、未来社区融合建立了村(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综合体、志愿者冠名服务工作室、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等,搭建志愿者、会员走进群众生活的桥梁,实现基层组织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经常在小区里宣传‘三救三献’知识,以至于我现在在小区跑步,也会有邻居来跟我咨询捐献造血干细胞事宜。”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黄钢锋的工作室就设在小区楼下,是向社区居民宣传红十字文化的重要平台。像黄钢锋一样的志愿者工作室还有很多,如湖州市闵华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室、德清县应急救护和救援“沈哥工作室”等,他们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骨干带头作用,既为群众提供了专业服务,又带动了周围群众参与红十字事业,发展壮大组织队伍。

经过3年积淀,浙江省红十字会从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到队伍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供了颇有成效的经验借鉴。

记者  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