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分秒之间的勇气

——记“十大最美救护员”、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救护员刘骏海

时间:2021-09-28

2020年4月30日,对于江苏省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客运分公司值班站长刘骏海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一天,他用新学到的急救技能救了一名乘客。

“根本来不及考虑要不要救这个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救。”回忆救人场景,刘骏海称:“那是一场急速赛跑。”

一个不平凡的周四

2020年“五一”劳动节将近,南京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人头攒动。当天,刘骏海像往常一样在站内巡逻,负责维持秩序、解决乘客困难等工作。

巡逻时,刘骏海看见一人在站点内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旁徘徊,就过去询问。原来,这是附近健身房的教练,他告诉刘骏海,一名女士晕倒在他工作的健身房,于是赶来地铁站寻求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刘骏海情急之下直接砸破存放箱的玻璃取出AED,火速赶往事发现场。

抵达健身房时,刘骏海见一名女子躺在地上,毫无意识。此时,他的脑海里浮现了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等急救技能。他先上前判断患者是否有脉搏跳动和呼吸,发现没有明显脉搏跳动后,立刻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作为先期处置,并让在场的其他人员帮忙拨打120、联系患者家属。同时打开AED取出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上相应部位,通过AED提示进行除颤操作,并不间断进行心肺复苏术。

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后,该女子恢复明显的自主呼吸。此时,120也已赶到,将该女子送往医院继续救治。发现该女子已无生命危险后,刘骏海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短短几分钟,刘骏海紧张到浑身湿透。

刘骏海事后回忆,能够成功救人,得益于之前参加的急救培训。

2019年,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南京地铁公司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培训中,刘骏海认真学习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AED使用等知识和技能,并考取了救护员证。

经过培训,刘骏海意识到:“短短几分钟及时、正确的救护,就能挽救鲜活的生命。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重要意义。”后来,他不但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还请来专业人员教授班组成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共同学习交流。

希望更多人参与急救

9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度“十大最美救护员”,刘骏海入选。

“下一次,我还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施救。”刘骏海希望,有更多人主动学习急救技能,勇敢施救,“不少人可能有一个错误认知,认为只有医护人员才能救人,遇到突发情况,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就够了。但是,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只有黄金4分钟,严重的气道异物梗阻也可能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这么短的时间内急救车都很难到达。这时,只有依靠身边人的抢救,生命才可能被挽回。我认为,不论什么年龄或职业,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如此,当意外来临时,我们能做的将不仅是等待”。

2012年以来,江苏省公益性百万救护培训项目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健康江苏监测指标。目前,江苏省持证救护培训率累计达10.58%,建成县级以上救护培训基地91个,全国示范基地4个,占全国的10.8%。2021年,还将建设学校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40个。全省红十字会系统配置“救命神器”AED达2490台。

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红十字会已在公共场所投放了100台AED,其中地铁站35台,是全国最早在地铁站统一投放AED的城市之一。市民通过百度地图搜索AED或在手机“微信支付”页面的“城市服务”中找到南京市急救中心AED导航,即可查找身边最近的AED用于急救。

南京市红十字急救培训已经走上快车道,AED等急救设施在公共场所广泛投放,手机端整合急救资源的APP也将触达更多人群,“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愿景已近在眼前。

记者  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