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急救是保护生命健康的大事

——记“十大最美救护员”、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救护员于逸飞

时间:2021-10-15

7月20日,河南郑州地铁5号线内,一众乘客因暴雨被困。危急时分,26岁的于逸飞披上刚领到的白大褂,跪地实施心肺复苏术长达6小时,数名受伤乘客获救助。

那一天,是他入职医院第一天,也是学医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天。

决定穿上白大褂

7月20日下午5时,于逸飞结束了医院的岗前培训,准备乘地铁5号线回家。

列车刚行驶过海滩寺站时,“咚”的一声忽然停下,车厢里的灯灭了,只有隧道里的应急灯提供了一点光源。

于逸飞所在车厢靠前,他是第一批被疏散出去的乘客。出车门时,水已经没过了胸口。他的背包里装着学位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于是他加快了逃生的步伐,路途中还掉了一只鞋子。

在被疏散到地面一层安全的平台后,于逸飞不断听见隧道里传来的呼喊声、哭声和求救声。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来不及多想,他很快又折返现场。那一瞬间,他决定穿上自己刚刚领到的白大褂,“在那种情况下,被困的乘客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就看见了救援力量,起码在精神上会受到很多鼓舞。这对于我的抢救工作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于逸飞表示。

此时,地下二层的水已退回隧道,有大片干燥地面可以用于施救。

一名溺水乘客给于逸飞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热心群众将该名乘客救上来后,采取了倒控水、掐人中的救助方式。而根据于逸飞所掌握的知识,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他急忙跑过去,接管了这个乘客,并进行了正确的抢救。

地下情况复杂,有乘客呛水,还有乘客受外伤,于逸飞向地铁工作人员要来应急医疗箱,从里边找来了绷带纱布等急救用品给受伤的乘客清创、止血、包扎。

时间越往后,情况越糟糕,一些乘客因为长时间泡水、缺氧导致休克,还有一些乘客被救上来的时候意识模糊,出现了失温症状。于逸飞首先帮助休克乘客清理呼吸道,进行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之后又请地铁工作人员找来保暖物品,帮助乘客恢复体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逸飞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吃力。“有没有人愿意过来帮忙?”他喊道,“我教你们怎么救”。随即便有七八个乘客围上来,他们在于逸飞身旁围成一个圈,跟着他现场迅速学习急救技能。

渐渐地,越来越多救援力量投入,于逸飞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学急救不是一件小事

“我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对两个人做心肺复苏。所以如果想提高效率,就必须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临时组织了一支由地铁工作人员还有热心乘客组成的救助小队,花了大概30秒的时间,在一个人身上边做边教,告诉他们按压的频率、深度,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等一系列心肺复苏的要领,让他们分散到溺水乘客身边去完成抢救行动。这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唯一有用的办法。”回忆当时场景,于逸飞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大部分乘客完全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他们并不能很快掌握这些要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力不从心。我就要继续做指导,这其实很浪费抢救时间”。

在于逸飞看来,如果有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等到危险发生时,就能真正派上用场。“我呼吁大家把学习急救技能当成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的大事来对待,都去学习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学校,单位组织大家经常去学习、练习,熟练掌握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帮助他人。”于逸飞说。

结束救援时,已经是21日凌晨。地铁站外,熟悉的家园浸泡在水中。于逸飞几乎一路游到了父亲工作的医院。在距离父亲单位还有1公里多的时候,他听到父亲呼喊他的名字。那时于逸飞才知道,父亲已经从网上看到了他在地铁救人的照片。同样作为一名医生,父亲对于逸飞救人事迹感到十分欣慰。

由于在暴雨救援中表现突出,于逸飞被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对于未来,于逸飞说:“这次经历,更坚定了我做一名好医生的信念。”

记者  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