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无偿献血 >> 正文

这不是大事,却是一件好事

——记安徽省合肥市献血达人韩艳峰母子

时间:2023-08-22

今年55岁的安徽省合肥市民韩艳峰,多年来活跃在公益事业中。十余年来,她献血39次,累计献血13000毫升。身为医护人员,她不仅自己热心公益事业,还利用业余时间组成了一支红十字“三献”服务队,带领100多人一起献出爱心,其中就有她的儿子孟洋铎。

4b3.jpg

正在捐献成分血的韩艳峰及其子孟洋铎

16年坚持无偿献血39次

韩艳峰今年55岁,是中铁四局医院精神科的一名护士长,今年刚刚退休。除了医务工作者,她还有一重身份,就是一名无偿献血的热心人。

在医院工作的韩艳峰,看多了生离死别,她比一般人会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如何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挽救生命?韩艳峰想到了献血。从2007年开始,她就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

“一开始我身体素质还有些弱,第一次献血成功后,我特别开心,也开始慢慢注意调整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更好地符合献血的条件。”韩艳峰说,“在献血之后,你的血样会被拿去做60多项检查,有一项不符合条件都不行,因此长年献血的人都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16年来,风雨无阻。因为无偿献血,韩艳峰曾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等。

儿子定下一个“小目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一点在韩艳峰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儿子孟洋铎上小学时,遇上孩子放假在家,韩艳峰就会带着他一起出去做公益服务,“小孩子放假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不如跟着我去做公益活动,帮助别人”。于是,孟洋铎就跟着妈妈后面做起了“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的志愿服务。也是从那时起,小朋友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孟洋铎满18周岁那年,第一次在妈妈的陪同下献血。之后,小伙子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自己生日那天一定要去献一次血。

孟洋铎献血的频率比妈妈还要勤,他不仅献全血,还献血小板。如今,23岁的他已献血56次,献血量达11800毫升。

“能帮助别人,可以救人,也不伤害自己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孟洋铎说。

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韩艳峰热心公益,坚持献血,因此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2008年,他们所在的志愿者协会因故解散。

“大家都觉得不能没有组织,于是我就组织了一个民间队伍——随缘志愿服务队。”韩艳峰是队长,这个队伍主要提供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动员、陪伴和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志愿服务。

“刚开始,这只是一个自发的公益服务队,后来与合肥市红十字会联系上,在其指导下完成了注册设立,就正式成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改名‘合肥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韩艳峰说。

目前,这个组织有核心成员30余人,参与“三献”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人数达到105人,他们来自于医护群体、退休人员、个体户、餐饮老板等等。

坚持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韩艳峰回答:“从未想过要任何回报。因为这不是一件大事,却是一件好事。”

张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