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用心用情谋发展

——湖北省红十字会驻村帮扶通山县大坑村侧记

时间:2024-03-29

日前,湖北省红十字会印发驻村帮扶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继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大坑村发展,有力有效推进大坑村全面振兴。

自2015年驻村帮扶大坑村以来,湖北省红十字会党组站位高、支持大、措施有力,集中力量为大坑村办成一批让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使大坑村由一个脏乱差的贫困村蜕变为一个花园式的富裕村。

补民生短板

大坑村地处幕阜山余脉,山中泉水资源丰富,水质好,一直是全村日常生活用水来源,但原有的引水系统年久老化、水量不足、水压偏低、易受灾害天气影响。新建一套水量足、水压高、不易受损坏的引水系统,是全体村民夙愿。

省红十字会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一起进山寻找新水源、选址修建蓄水池、重新铺设或更换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了困扰全村多年的用水问题。据统计,省红十字会为大坑村修建蓄水池2座,蓄水量达200立方米,新建180米深的深水井1口,铺设或更换自来水管道4500余米。村里一名老党员说:“多亏有你们红十字会帮助,不然我们经常要为吃水的事闹心。”

2022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但大坑村没有因干旱断水,新建的引水系统功不可没。

在村民委员会办公楼旁,有一座两层的独立小楼掩映在树林中,它是2018年新建成的村博爱卫生室。卫生室一楼共有四间功能室:问诊室、药房、观察室和输液室。卫生室宽敞明亮,药品冷藏柜、病床、自动除颤仪、空调、办公电脑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每天都有村民到卫生室打针或拿药。

“卫生室条件变好了,愿意来村卫生室就医治病的村民也多了,大家再也不必生一点小病就往镇医院跑。”村医谭宝玲说。

大坑村原有的村卫生室面积小、条件简陋,且与村民委员会设在一处,互相受影响。2018年省红十字会筹措近50万元资金,在村民委员会旁边重新选址建成了当地最好的博爱卫生室,极大地改善了村卫生室医疗条件。

此外,省红十字会还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在通山县建成多个景区救护站和博爱校医室,持续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五进”活动,不断完善通山县的应急救护体系。

强集体经济

在大坑村小学教学楼、宿舍,村集中安置楼的房顶,以及村水库岸边一块空地上安装有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这是省红十字会援建大坑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扭转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状况。

大坑村原有集体经济薄弱,仅有一片大鱼塘对外出租,年收入不过3万元。省红十字会借助国家光伏发电扶贫政策,在2016至2017年,共筹措资金125.5万元,帮助村集体建起了162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源源不断输出的电流,带给村民财富和希望。

枇杷种植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但无论种植大户或小户,普遍存在“靠天吃饭”的问题。遇到气候适宜的年份,枇杷产量高;遇到气候差的年份,枇杷产量低,质量也不好。驻村工作队找来省农科院专家,到村枇杷园现场指导。还将村里种植枇杷大户、有意做大枇杷产业的农户集中起来,请省农科院专家讲授最新的枇杷种植技术、枇杷产业发展新趋势等,旨在提高全村枇杷的产量和质量。省红十字会还筹资近60万元,引进白枇杷品种,搭建大棚,协助村集体发展大棚枇杷产业,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

“白枇杷水分足、味道更甜,售价更高。大棚可以延长枇杷花期,增加产量。村集体的大棚枇杷产业预计能为村集体每年创收20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农旅结合文章,发展以枇杷种植为特色的生态采摘、娱乐休闲一体化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冯军团说。

兴乡村文化

大坑村由大大小小6个村落组成,省红十字会自筹或争取当地配套资金,因地制宜,在村组建成大小文化活动广场7处,方便村民散步、打篮球、跳广场舞……

大坑村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红十字会,组建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开展文化宣传、扶贫助困、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或国庆节,村红十字会都要牵头举办一场村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联欢会。村民报名踊跃,演出现场气氛活跃。节目题材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讴歌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为主,培育淳朴民风。

在村移民集中安置点附近,建有一座占地近20亩的湿地公园。一到夏天,水池中长出大片荷花,粉红的花瓣,随风飘出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座两层楼的瞭望台屹立在水池中央,三条曲形桥穿过荷花丛由连接着瞭望台和岸边。经常有一些游客来这里拍照打卡,流连忘返。晚饭后,村民们三三两两结伴在环公园步道散步,悠闲惬意,尽情享受着这几年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蔡卿说:“9年来,一茬茬湖北红十字人立足红会主责主业,运用共同缔造‘五共’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用心用情为大坑村谋发展,为村民谋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村民,实现大坑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张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