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生死皆为师

——记华中科技大学教师、遗体捐献者王方

时间:2024-05-28

2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王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6岁。他从事人体解剖学工作39年,从事遗体捐献接收工作21年。生命虽然终结,但他的教师生涯并未结束。他以另一个特殊身份来到讲台上,开启了一段永不休息的“从教”之旅。

“当王方老师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不禁令我想起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下的一句话——‘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王方老师正是一个把医学事业看作自己最崇高理想的人。”见证了王方签署志愿书全过程的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教师赵虎说。

用一生书写“奉献”

王方出生于1958年,1975年起在湖北省钟祥县(现钟祥市)工作,1979年回到武汉,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解剖学系工作。与大家常常接触到的老师不同,王方并不直接面向学生教学,而是为大家的实验课提前进行预备工作,进行特殊的“教材”——标本的制作。与解剖图谱上颜色标注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不同,遗体里的结构近灰褐色,有时很难认清一个条索状的结构是血管、肌腱还是神经。这种情况下,王方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解剖学实验课程顺利开展,王方要对标本提前进行处理,以便同学们在课堂上能看见如解剖图谱上一样清晰的结构。正是有像他这样不辍劳作、无怨无悔的老师,医学院师生在实验课中才有可供教学使用的标本和教具。

时时身处低温寒冷又充满福尔马林苯酚类等浓郁气体的环境里,王方不仅要面对化学物质可能带来的伤害,还要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进行标本的制作和处理。但这份工作,王方一干就是近40年。他和他的教学工作都是无言的,但多年的坚持和奉献,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中书写出了不平凡的“标本人生”。

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解剖学系教师,王方同时也承担着遗体接收的工作。

一个雨夜,王方接到一个来自医院的紧急电话,一位自愿捐献遗体的老人刚去世,需要他迅速去医院办理接收手续。为了节省时间,王方来不及等待单位的车辆,他直接开上自己的车带着几位同事,急急忙忙向医院赶去……有的时候,在凌晨三四点,王方还需要跑好几个地方进行遗体接收。无论是上班或下班时间,工作日或节假日,只要有遗体接收任务通知,就随时准备出发——这就是王方工作的常态。

长期在医学院从事解剖工作,王方深知遗体捐献对于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性,因此他也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这一事业。自2003年起,他开始致力于遗体捐献工作,成为这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2018年,王方正式退休,但是他义务性地继续承担着学院遗体捐献相关工作。同济医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收遗体捐献,当时每年收到的遗体只有个位数。近年来,随着社会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遗体捐献的活动中来。截至2023年,同济医学院连续三年每年接收的遗体捐献数量均在90例以上。

他的不凡,有迹可循

一具捐献遗体对医学院教学和医学生学习都是宝贵的机会,对于家属来说则是切身的悲痛和哀伤,是被死亡拉开的无法割舍的情感。在遗体捐献的环节中,只有捐献者及其家属都表示同意,捐献程序才会顺利进行。每次接收遗体过程中,王方都会对捐献者家属表示感谢,在驱车离开前,他会带着敬意和尊重朝着在场的所有人深深鞠一躬。

当有人来咨询遗体捐献的时候,王方都会耐心地进行解释,并且安慰家属,工作认真、态度和蔼。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实则琐碎,他一干又是20年。

“只要他能办,他都会无条件帮忙。”王方的同事彭宣林这样评价他。在同事们眼中,王方老师总是会关心人、爱帮助人。

如从事解剖工作时一样,王方总是心细如发:担心外地的同事假期值班无法回家,他主动帮他们调班;因为家离单位比较近,节假日主动“留守”;工作结束得晚,他开车把住得远的同事“顺”回家;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起每天为80余岁退休老教师送饭的任务……他的伟大不在于轰轰烈烈,而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日常帮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敬佩他,我们解剖学系许多老师也会追随王老师,与他一样在生命的最后选择遗体捐献。”彭宣林坚定地说。

梁偲瑾  赵伟峰  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