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发力点 展现新图景
——上海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纪实
时间:2024-08-30
近日,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圆满完成既定目标,红十字救护培训知晓度、美誉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急救,风尚渐起
今年上半年,上海虹桥火车站、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站先后有两名乘客突发心肌梗死,经现场工作人员及时抢救成功脱险,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均参加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实际上,类似的救援案例不只发生在今年、也不只是这两起。近年来,关于“心脏骤停”“急救”的新闻频频冲上热搜榜,上海市民学习急救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通过致电、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等方式咨询、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实事项目实施期间,机关、企业组团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或邀请救护培训师资送教上门;外卖、快递、民宿、电商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也纷纷参加培训;各级红十字会举办的公益培训班一经推出,名额即被“秒杀”;还有些市民在参加实事项目的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后,主动了解、报名参加16课时的“进阶版”培训。
从地铁站内的心肺复苏成功案例,到学校里孩子们认真学习止血包扎的情景,再到社区里老年人积极参与救护知识讲座的热情,一股前所未有的潮流在涌动。这种变化,源自市民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安全的渴望,更源于上海市红十字会多年来推进救护培训工作的不懈努力和长久坚持。
办实事,惠民利民
应急救护培训被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早有渊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市红十字会就在全市开展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为保障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2008年至2010年,“群众性现场应急救护培训”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项目实施的三年间,市红十字会不但为世博园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开展救护培训,还在全市先后建立起240个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站),培训了1260名应急救护师资、11.8万名红十字救护员,为104万人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
以世博会保障任务为契机,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救护培训体系。
今年,是应急救护培训第二次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由市红十字会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妇联等单位共同推进实施。在此之前,市红十字会已联合教育、行政等部门,每年定期举办高校救护师资培训、救护员培训,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部分高校军训范畴以及上海公务员初任培训选修课程。
2023年,市红十字会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为主题,成功申报并开展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市红十字会还在全市4A、5A级景区建立了16个红十字救护站,在公共场所设置了2800余台AED。
通过实事项目,应急救护培训逐步走进了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商务楼宇等,覆盖了公安、消防、文旅、交通、科技等众多行业,8万名市民新晋成为红十字救护员。
践初心,携手同行
溯本源,方能忆初心。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亨利·杜南在《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个建议之一就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红十字运动160多年发展历程,始终是围绕着这两项重要建议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可以说,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运动的本源与初心,是法律赋予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目前,市红十字会已经形成年普及培训40余万人次、救护员培训3万余名的长效机制。为提升应急救护培训效能,市红十字会积极发挥社区、学校和冠名红十字医院各自优势,在形成社区、校区、院区“三区联动”工作机制的同时,推动各方面红十字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多年的努力,培养了大批具备基本或专业救护能力的“城市急救侠”。他们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加及时的帮助。
市红十字会还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市民在学习救护知识技能的同时,对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精神文化、法律法规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扩大了红十字事业的群众基础。
应急救护培训的广泛开展,还为红十字会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提供了契机。除2010年参与服务保障世博会外,上海红十字系统还承担起多项大型赛事活动的救护保障工作。2018年起,连续六年选派红十字志愿者参加进博会,并在馆内设置AED;2021年,为第十届花博会工作人员送去救护技能的同时,在花博园设置AED和红十字服务站;同时,连续多年为上海马拉松提供救护保障。特别的是,红十字救护培训有关指标还被列入上海市城市文明进步指数体系,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吴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