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业余时间摆地摊 五年收入几个“益”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红十字顺风车志愿服务队工作侧记

时间:2025-01-07

近几年,地摊经济火爆,灵活便捷的地摊不仅让小本生意人纷纷投入,也吸引了许多红十字志愿者的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红十字顺风车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摆地摊”,以群众需要的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为“产品”,以热情认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顾客”,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传播给更多人。5年来,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开展地摊式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市民、游客超10000人。

公益路上 “益”路生花

志愿服务队共有200余名成员,其中有6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其余都是红十字救护员,专业实力较强。

最初,大家聚在一起的志愿服务内容是为需要的乘客免费当司机,相当于免费“出租车”。一次偶然的机会,队员们参加了由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成为了红十字救护员。

通过学习,他们了解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发展、红十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被“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深触动,便立志要做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普及者、“人道”精神的践行者。

“2020年,红十字会正在大力推进应急救护的‘五进’工作,将应急救护带入老百姓身边,我们都觉得非常有意义。作为讲奉献的热心公益人,我们一定要为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做点什么。”副队长杨海滨说。

和我“益”起学急救 

2020年5月,志愿服务队摇身一变,从“免费出租车司机”变为“应急救护地摊摊主”,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通过摆地摊的方式带进呼和浩特市4A级景区大召广场,为来往的市民与游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内容包含心肺复苏以及AED的使用、创伤包扎、气道异物梗阻等救护法和癫痫发生的正确处理方法等。

杨海滨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是一名公务员。平时,他在单位兢兢业业、勤恳负责,是人民的好公仆;业余时间,他穿上红马甲,在人流密集的场所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是为人民服务的红十字志愿者。

“每周,我们会在大召广场开展2次培训,平均每次培训持续2小时。群众兴致高的时候,我们还会延长至3小时。”杨海滨说,每当看到培训有成效,内心获得的成就感非常大。“只是膝盖和腰有点疼,但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着几年来的不懈坚持,如今,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应急救护地摊已成为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的常态化活动,成为了呼和浩特大召景区一道特殊、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堃从事红十字志愿服务已有20余年。她说:“近些年,随着对应急救护真实施救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市民对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呼声越来越高,生命健康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但受时间、精力、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很多人无法接受系统性的学习。

红十字志愿者通过摆地摊的方式,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送到市民身边,让人们能够在闲暇时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应急救护培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市民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的广泛性、积极性。“这与我们‘生命至上 和我一起学急救’的口号非常契合,欢迎大家前来学习。”张堃说。

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