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行动都全力以赴
——记重庆市忠县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5-04-29
在重庆忠县,有一群人被大家喊作“及时雨”。无论是车子掉进水里,还是前面的路走不通,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三下五除二地解决问题。
他们中有退伍军人、社会工作者、在校学生,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自由职业者。打眼一看,这群人站在一起,身份各异且年龄不同,但当有人叫出“忠县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这个名字时,他们总会齐刷刷地回头。
这样的“我”不止一个
2024年7月的一天,王金奇驱车途经忠县长江大桥时,只见不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大桥中间的双实线内行进,身旁来来往往的车辆疾驰而过,十分危险。王金奇立即打开双闪,缓缓将车靠边停下,并下车放置好三脚架警示牌。确认四周道路环境安全后,他靠近老人,将她带离危险区域。
随后,王金奇与派出所取得联系,同时在社区网格群内发消息寻找老人家属。最后,王金奇顺利将老人送回家中。“后来我才知道那位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幸好及时被救下了。”王金奇说。
没过多久,王金奇在长江大桥救下老人的事情便被大家知晓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交口称赞。面对大家的赞赏,王金奇的心中却只觉庆幸,庆幸自己在一次又一次行动中积累了实战经验。平日,不管是车辆救援、道路清理,还是应急救护……在志愿服务队的一次次救援行动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说起为啥会干这些费力费时又没有报酬的活儿,王金奇的回答很质朴:“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心。”
他口中的“大家”,正是志愿服务队中与他一样热心公益事业的“战友”们。2024年5月1日,第一次有人叫出了“忠县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的名字。自此,这个名头便在四周传开了。
虽然队伍成立时间不久,但队员们却亲如一家。“我们是一支红十字队伍,大家是为了公益事业汇聚在一起的,希望我们能一起把人道正能量传递下去。”介绍志愿服务队时,王金奇总是难掩自豪之情。
队伍创立初期,曾有爱心人士前来咨询过入队事宜,不过又担心自己没有特长会被拒绝。对于类似疑问,王金奇拍着胸脯保证:“队伍里不仅有专业的救援人员,也有很多优秀志愿者,而且我们会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无论大家有没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报名参加。”经他这么一吆喝,志愿服务队接连不断地收到了很多入队申请,队伍日益壮大,现在已有100余名队员。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期待
“遭了,车子怎么掉到泥潭里面了,拉都拉不出来!”“前几天下大雨,把山坡的落石冲下来了,这下人和车都过不去,咋个办嘛?”……
队伍成立后,身为队长的王金奇时常会接到此类求救信息。有一次,志愿服务队在石柱沿溪镇一条小溪边演练。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正准备掉头回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辆小车好像被困在山沟里,旁边围着一群人不知所措。见状,一名队员立即上前询问情况:“请问是车辆陷到泥沙里了吗?我们是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的,可以试试把车子拖出来。”“你们要是真的帮忙,酬劳都不是问题,但是千万不能把我的车整坏了哟!”车主说。
队员首先安抚好车主的情绪:“您不用担心,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随后,队员各司其职勘察周边环境、评估施救条件,利用救援车辆上的绞盘,成功将车辆拉出了泥潭。
诸如此类的车辆救援行动已经开展过很多次了。现在,队伍中不仅有30名山地救援队员,还配置了10余台山地越野车用于救援。
除了车辆救援,还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呢?王金奇不断思考着。最终,他决定带着队员走街入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志愿服务队把2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送到了群众身边,从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到“三救三献”宣传,吸引了3000余人参与。王金奇说,每一次行动,他们都会全力以赴,为身处困境的群众带去温暖与希望。
明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