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红十字救护员连续两天挽救2名市民生命
急救,更是传递温暖的桥梁
时间:2025-05-23
近日,重庆市红十字救护员连续两天在路边街头、地铁车厢、高铁站挽救了2名突发疾病市民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
一日两次出手施救
5月19日13时许,天气炎热,烈日当空。红十字救护员程静途经巴南区鱼胡路新世纪商场时,发现一名男子倒地不醒、全身抽搐。
程静迅速赶至现场,了解到周围群众已经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随后,他立即对该男子进行初步检查,发现该男子是癫痫发作。于是,他快速采取急救措施。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他在患者包中寻找柔软的物品,将患者头部垫稳,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调整至侧卧姿势,以防止呕吐物导致窒息,并确保呼吸道保持畅通。
这一系列标准化操作,正是重庆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课程中重点培训的癫痫急救流程。“当时,患者牙关紧闭、面色青紫,按照培训要求,我们必须确保患者的气道开放,避免二次伤害。”程静回忆。
3分钟后,该男子开始逐步恢复意识,呼吸也渐渐平稳。程静和男子轻声交流,确认其身体状况,得知其两周求职未果,陷入身无分文的困境。程静从随身携带的急救包里取出葡萄糖喂给男子,并安抚他的情绪。随后,程静带该男子到附近餐馆吃了一顿饭补充体力,耐心劝说男子回家休息,并给男子买了地铁票。
然而,在轨道交通环线南湖站附近,男子再次癫痫发作,程静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确保其安全。到站后,站台工作人员也迅速加入急救行动,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抵达现场后,程静与医护人员进行病情交接后默默离开。
“这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遇见癫痫发作的患者,虽然紧张但深感责任重大。”程静感慨道,“之前我遇到过低血糖的路人,每次我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红十字急救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传递温暖的桥梁”。
除了随身携带急救包外,程静还在车内配备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以备不时之需。自从加入重庆市红十字吉救团,成为一名红十字救护员以来,他不仅经常参加马拉松赛事急救保障,还常常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急救知识普及讲座,传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
高铁上挺身而出
“各位旅客朋友,现车厢里有一位旅客身体不适,需要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协助救治。”5月20日,在青岛开往重庆的G1833次高铁上,突然响起一则求助信息,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听到广播后,舒适立刻拿上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证件赶往现场,“我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证,我来!”
到达现场后,舒适发现这名乘客情绪激动,大口喘气、流泪、身体无力。他一边询问乘客情况,一边触摸桡动脉判断心率,初步判断乘客为呼吸碱中毒。接着,舒适放倒乘客的椅背呈半卧位状态,迅速使用呕吐袋指导乘客捂住口鼻进行深度呼吸。多次深呼吸后,该乘客症状有所缓解。
随后,舒适请乘务员拿来血压计,测量结果显示该乘客血压为118/108毫米汞柱,心率已降至89次/分。随后,舒适每隔15分钟便对这名乘客进行一次观察,以确认其状况是否有所改善,直至乘客安全下车离开。
回顾整个救助过程时,舒适感慨:“每一次的挺身而出,都是红十字急救赋予我的勇气。”这已经不是舒适第一次出手救人了,早在2021年,他就在街头救过一名遭遇车祸的受伤男子。
现在,舒适不仅是渝北区红十字救援队队长,更是一名应急救援、急救知识的传播者,从激流救援、高空绳索救援、水下搜救、院前救护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再到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创伤包扎等基础急救技能的普及,舒适始终致力于将生命的守护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像程静、舒适这样接受过红十字急救培训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敢救、会救、能救”的实际行动,让红十字精神在平凡中闪耀不凡的光辉。
重庆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开展的“提升公众急救能力”项目入围2025年全市15件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里,普及应急救护知识100万人次,新增培训应急救护师资1500名,在市内主要公共场所新增布局AED等救护设备3650台,招募应急救护志愿者10000人。
龙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