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守护江畔“生命防线”
——记重庆市大渡口区红旭水上救援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5-07-04
随着夏季高温的来临,长江边戏水纳凉的市民多了起来。此时,也是重庆市大渡口区红旭水上救援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红旭救援队)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三年前,这支救援队以一位英雄的名字命名成立;三年后,它已成为守护大渡口区32公里江岸、创下辖区“零溺亡”奇迹的“生命防线”。
从平凡到卓越
红旭救援队的成立与成长,是一段充满温暖与传承的故事。罗正龙,这位重庆市西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六分公司的普通驾驶员,是队伍的创建人和队长。2019年,市民曹勇在滑石滩水域遇险,罗正龙凭借自身游泳技能将其救起。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面对复杂的水域环境,单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必须组建团队。2021年初,他发动身边的伙伴,成立了大渡口区水上救援队。
最初,红旭救援队仅有20余名队员,队员自筹资金购买装备,九宫庙街道免费提供救生衣等物资支持。就这样,他们开始义务江边巡逻,守护着新港码头、义渡古镇、万发码头、牛栏坝等地的水域安全。
2021年6月1日,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跳江救起两名落水儿童后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35岁。他的事迹感动全国,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2022年6月1日,为传承王红旭的英雄精神,罗正龙将队伍更名为红旭救援队。这个名字背后,是队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队员大多是在职职工,白天忙碌于各自的工作,晚上还要坚守岗位巡逻。“累不累?肯定累,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能尽最大努力去平衡。”罗正龙说。他还亲自到队员家中协调,解开队员家人的心结,让他们能继续从事公益救援工作。
三年来,红旭救援队不断发展壮大,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53名正式队员和123名志愿者通过严格的月度体能训练、队列训练和实战演练,淬炼成钢。如今,队伍中有40人能横渡长江,32人持有急救证,10人擅长使用桨板救人,8人精通橡皮艇操控,2人可以驾驭无人机进行巡查。
守护市民“生命防线”
“为了您的安全,请远离河边,不要下水……”漫步于大渡口区的万发码头、滑石滩等地,总会听到这样的提示音,劝离沿河逗留玩耍的群众及儿童。“不要往中间游,再往前就危险了!”巡逻的志愿者也不断地向水里游泳的市民大声呼喊,时刻关注着江中的情况,及时劝导市民远离危险区域。
“每年7月到8月是最不好管理的时段。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很多大人小孩都来江边玩水。最担心那些孩子自己来玩水的,很危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是先劝诫再关注,保证他们的安全。”罗正龙说。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红旭救援队制订了严格的排班表,每天安排人员在17时至23时进行江岸巡逻志愿服务。
“虽然巡逻时间是固定的,但我们24小时备勤,只要接到求助信息就立即展开救援。”罗正龙说。
“天气热了,带着孩子来江边玩,耍耍水、看看风景,很凉爽惬意。看到有专业救援队巡逻值守,感觉很安心!”市民黄女士说。
双手托起“生命之舟”
“快看,那个人溺水了,快点救他呀!”滑石滩水域,距离岸边不远的江面,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引来了岸边纳凉市民的大声呼救。
正在岸边巡逻的队员赵泽均立即把救生包甩向老人,同时拿着救生包跳入急流中。老人接连呛水,抓不稳救生包,接连两次尝试都失败了。赵泽均游到老人身边时,老人已经意识不清。“我一手拖住他,一手紧抱救生包,但水流太急,扶着一个人,体力消耗非常大。”赵泽均说。
在水中坚持了大概三四分钟,赵泽均也渐渐没了力气。可他知道,自己一旦松手,老人就会被冲走,他只能咬牙坚持。幸好此时老人清醒了一点,两人随即各自扶着救生包,才勉强浮上江面。这时,队友夏川也赶到,把老人转移到桨板上运回岸边。
这是赵泽均经历的最惊险的一次救援。而这样的生死救援,在红旭救援队的工作中屡见不鲜。
队员张承军经常到滑石滩游泳,水性特别好,早在2002年,张承军就在江边救过一个小男孩。每次遇到红旭救援队救人,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也想成为其中一员。2024年8月,张承军如愿加入红旭救援队。
就在张承军加入红旭救援队后的第三天,他又遇到一个溺水男孩。这个下河游泳的男孩一不留神游到了急流中,等他反应过来想游回岸边时,体力已经透支,呛了几口水后,开始在水中挣扎。
当时,张承军正在岸边巡逻,见此情景,他立即呼叫队友,自己则率先扎进水中向男孩游去。“我看到孩子还有意识,就立刻托起他,避免再次呛水。”张承军说,在急流中举着一个人非常耗费力气,大概托举了半分钟,他也感到乏力,还好队友及时赶到,给小男孩套上了救生圈,两人合力把男孩救上了岸。
江水中救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队员们用双手托起了市民的“生命之舟”。“怕,怎么不怕?但王红旭老师用生命上完‘最后一课’,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是队员们的心声。
近年来,红旭救援队通过定点值守、喊话劝导、舟艇巡逻等形式,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1 2000小时,累计巡逻1000余次,成功救援100余名遇险群众,让长江大渡口段34公里江岸线实现“零溺亡”。
救援队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队员多人分别获评大渡口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大渡口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入选首批“应急互助”志愿服务行动实施单位。2025年出炉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名单中,重庆市大渡口区红旭水上救援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