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扬人道梦
——2025京津冀三地中学生红十字青少年交流营活动侧记
时间:2025-07-25
7月14日至19日,由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共同举办,天津市红十字会承办的“携手同行、人道追梦”——2025京津冀三地中学生红十字青少年交流营在天津举行,来自北京、河北、天津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30余名红十字青少年营员、教师代表及高校志愿者齐聚津门,开始为期6天的人道追梦之旅。
这是京津冀三地连续第8年联合举办交流营。京津冀红十字青少年交流营活动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进三地红十字事业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三地红十字青少年沟通对话交流的平台。今年的交流营围绕生命健康教育、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促进了三地红十字青少年的沟通融合。
“青春善言行”有你有我
青春善言行(YABC),意为“青年作为行为改变的推动者”,是红十字国际联合会设计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一项青少年旗舰活动,鼓励青少年尝试积极聆听、独立思考、平和调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沟通,激发自身改变,从而改变周围环境,促进社会包容和非暴力和平文化的传播。
来自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警察学院的高校志愿者以YABC同伴教育者的身份,引导红十字青少年探索YABC工具包,一天前还素不相识的青少年们很快就放下了拘谨和陌生,成了亲密热络的好朋友。在“积极聆听”中学习询问细节、关注他人状态;在“同理心”中进行角色互换,学习设身处地理解别人;在“个人恢复力”中聆听内心,正视压力,从而锻炼更加强大的内心。
YABC同伴教育者、天津理工大学红十字志愿者张存哲说:“通过工具包的体验,我看到了大家的成长和变化。从一开始的羞于表达,到后来的落落大方。大家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互帮互助,明白了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对生活的影响,提升了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探索七项基本原则、防艾同伴教育等,让红十字青少年走近红十字、了解红十字,感悟红十字运动的深远意义。
“瑞德十字”诠释人道精神
夏日的夜晚,天津工业大学艺缘活动中心灯火通明,红十字青少年们在此群策群力寻找线索,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既梳理了红十字运动相关知识,也通过团队合作,探讨人道工作的意义。
“请找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创始人的照片,全体组员与其合影”“找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三大组成部分的标志”“截至目前,全球有多少个国家加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用全体组员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并拍照”……一个个问题让大家在游戏中记住了红十字运动的相关知识。
人道救援中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对伤员的医疗救助是否具有优先顺序?《国际人道法》有哪些规则?……6个活动站,6种体验,红十字青少年们在“瑞德十字”中探索《国际人道法》。
石家庄第二中学的贾怡萱从红十字精神中感悟到了红十字青少年应承担的责任,她说:“人道精神能跨越万水千山,串联起无穷的力量。我们通过活动获得了对生命意义的更深层次认识。”
守护健康,“救”在身边
雨过微风轻抚,夏日绿树成荫。在天津工业大学校园里,红十字青少年们席地而坐,争先恐后学习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
通过反复实践操作,大家逐渐掌握要领,动作从最初的僵硬生疏到越来越熟练。培训中,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吴晶与授课的天津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服务中心核心师资,就最新的应急救护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培训后,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的闫道同学颇有感触:“进营之前,我对‘红十字’的概念,只是旗帜上的红十字标志,现在我用双手触摸到了它的温度。当我在笨拙地练习心肺复苏时,当模拟人的胸廓随我的动作起伏时,我觉得我的手托举起了生命的重量。”
6天短暂的相处,青少年营员们加深了对人道理念、红十字运动精神的理解。河北省代表团领队张雷说:“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交流营,同学们对红十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加了新知识和新技能,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为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很大帮助。”
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