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血是会流动的爱”
——记武汉市江汉区无偿献血志愿者张红刚
时间:2025-07-25
近日,53岁的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协管员、退役军人张红刚再次挽袖献血,这已是他第95次无偿献血,支撑他完成这场爱心传递的,是一份跨越16年的感恩承诺。
减重20公斤,只为挽起袖子那一刻
2009年3月,张红刚出生仅十多天的小女儿患上黄疸急需输血。因自己的血液不达标不能献血,看着保温箱里瘦弱的女儿,张红刚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后经武汉市血液中心努力,终于找到血源。看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进女儿娇小的身躯,张红刚暗暗下了决心:“救女儿命的血是陌生人捐献的,我这辈子要加倍还这份情!”
2013年春,生活的压力稍缓,张红刚便想着践行自己的诺言。但是那时的他体重近85公斤,多项指标临近献血警戒线而被婉拒。“胖了?那就减!”张红刚每天早上4时30分准时开跑,6时结束,西北湖、菱角湖、汉口文体中心、宝岛公园都常见他晨跑的身影。
2016年春天,献血车开进社区。3年来上千个日夜的坚持,让张红刚的体重降了20公斤,定格在65公斤左右。这一次,他走上献血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无偿献血。
十年坚持,生命之约风雨无阻
张红刚认准了地方——武汉市血液中心,那是当年取回小女儿救命血的地方。从北湖到武汉市血液中心的路,成了他的“感恩之路”。
他每次都申请捐献双份成分血,一年最多可献20多次,这意味着他一年就能为40多位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一般人献血只能到55岁,我可以献血到60周岁。”他说得朴实而坚定。
2020年初,血库告急。武汉市血液中心的求助电话打到张红刚家里:“现在缺血严重,您可以来吗?”“可以,没问题!”张红刚毫不犹豫地回答。妻子听了急得直跺脚。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张红刚轻声问:“你还记得小女儿当年是靠谁的血救回来的吗?”
他接着说:“现在外面就有无数个‘我们的女儿’,他们等着救命血啊!”最终,妻子含泪送他出门:“那你千万小心!”在那个冬天,武汉市血液中心预约献血的专车,成了张红刚小区门口一道特殊的风景。每到一个献血周期,他便准时登车,风雨无阻,去履行生命之约。
十年春秋流转,张红刚的献血证摞成厚厚一沓,累计献血量折合3.6万毫升,相当于当年那袋400毫升救命血的90倍。
“流动的爱”在血脉与奔跑中传递
无偿献血成了张红刚生命的一部分。身边不少人受他感染,也走进了献血站。张红刚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是最让他珍视的荣誉,也是小女儿作文里滚烫的一句话:“爸爸的血是会流动的爱,流进别人的身体里,就变成了希望。”
张红刚介绍,小女儿晓雨今年16岁,正在武汉市旅游学校就读,毕业后想当导游,把武汉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推介给海内外的游客。晓雨说,她十分感激16年前挽救她生命的那袋血液的捐献者,更理解和支持父亲十年的无偿献血的坚守:“是陌生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身体里流淌的不只是血液,更是必须延续下去的承诺。”
张红刚用十年的光阴,将那份源于陌生人的善意,淬炼成爱与生命最温暖的循环。
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