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爱与希望永不落空”

——河南省濮阳市辅警李晓杰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时间:2025-07-29

“这是上天赐予我最好的福报。”6月18日,河南省濮阳市第5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晓杰将一面绣着“大爱无疆传薪火 真情救助润心田”的锦旗送至市红十字会,致谢其在危难时刻的帮扶。这背后,是一段跨越10余年的公益坚守与生命接力的温暖故事。

汶川的种子,今日的善行

时光回溯至2008年,彼时的李晓杰还是青春年少的学生。汶川地震发生后,看到电视上播放的灾区受灾情况,他与几位同学满怀激情,相约前往市红十字会,争当红十字志愿者,为救灾出一份力。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抱着募捐箱,穿梭在大街小巷,耐心向过往市民讲解灾区的迫切需求,筹集善款帮助灾区群众。“那时,我真切领悟到‘人道’二字的力量。”李晓杰回忆。

16年过去,那颗播撒爱心的种子在李晓杰身上生根发芽。2022年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当天,已经成为一名辅警并多次参加缉捕任务的李晓杰毫不犹豫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同时郑重留下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3月,当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进入捐献流程,决意为陌生患儿点亮生命的希望。

捐献的牵挂,命运的巧合

然而,命运却悄然安排了一场令人慨叹的考验。在李晓杰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关键时期,他那活泼可爱、年仅 7岁的女儿突遭病痛侵袭,需要紧急住院治疗。一边是自己的宝贝遭受病痛的折磨,一边是远方从未谋面的患儿等待自己去挽救,李晓杰陷入两难困境。更令人唏嘘的是,他所救助的患儿竟与女儿同龄。“或许是缘分吧,想到另一个孩子正等着我的造血干细胞,我就觉得像在拯救自己的女儿一样。”李晓杰双眸泛起泪花,但心中无比笃定。

市红十字会得知李晓杰家的状况后,迅速行动,立即启动帮扶机制,向上级红十字会申请专项救助金 2万元,同时开启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完成审批流程,将这笔“救命钱”迅速送到李晓杰手中,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注入一针强心剂。“在我最至暗的时刻,是市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之手,紧紧托住了我们全家。”李晓杰的言语中满是感动。

生命的福报,双重的生机

2024年3月25日,经过三个小时漫长而紧张的采集过程,13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李晓杰的体内缓缓流出,这份饱含希望的“生命种子”,由专业的医疗人员火速护送至移植医院,为患儿带去新生的曙光,为患儿家庭驱散阴霾。同时,他的女儿也在上级医院办理手续寻求治疗。回忆当时的情况,李晓杰对没能及时陪伴女儿心怀愧疚,“但是我不后悔”。他坚定地说。

如今,捷报传来,李晓杰的女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料,已完全康复,重拾往日的欢声笑语;而接受捐献的孩子,也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恢复良好,逐渐走向健康的生活并写来感谢信。看着自己眼前活泼可爱的女儿,读着远方寄来的感谢信,想到无缘亲眼看到已经重获新生的患儿,李晓杰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最美好的福报。市红十字会的无私帮助,让我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两个孩子的康复,更让我坚信,善良终将得到回应,爱与希望永不落空。”

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