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彰显夷陵担当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红十字会推动“三献”工作纪实
时间:2025-07-29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以下简称“三献”)核心工作,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推动“三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办特色活动,政策牵引聚民心
精心策划“为生命续航,让大爱传递——向‘三献’志愿者致敬”主题活动,以“宣传+体验+激励”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性提升公众对“三献”事业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看见爱:光影定格温暖,让奉献故事全城传递。深入挖掘“三献”志愿者背后的感人故事,将镜头对准成功挽救生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记录他们从配型成功到完成捐献的全过程;聚焦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庭,聆听他们践行遗愿的坚定与温暖;捕捉无偿献血者挽起袖子的瞬间,展现平凡善举中的伟大力量。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夷陵本地电视台、户外大屏进行全平台展播,让每一份无私的爱都被看见、被铭记,激发更多人对“三献”事业的关注与认同。
感恩爱:专属礼遇致谢,致敬生命守护者。为表达对“三献”奉献者及其家属的崇高敬意,特设“爱心礼包”致谢活动。宜昌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夷陵区中华骨髓库在库志愿者、夷陵区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其直系亲属,凭有效证件即可领取专属福利。此外,在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或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当天,前往东湖停车场献血小屋献血的爱心人士,同样可获得这份暖心回馈。“爱心礼包”包含南津关大峡谷门票及汶来水上运动体验券各一张,让奉献者在青山绿水间放松身心,感受来自社会的感恩与关怀,以此传递“奉献爱心,也将收获温暖”的美好理念,营造尊重、关爱“三献”志愿者的浓厚社会氛围。
传承爱:青春热血集结,共绘生命新篇。在7月至9月暑期黄金时段,面向在宜大学生推出“热血青春,大爱传承”专场活动,以丰富福利激励青年学子加入“三献”行列。活动期间,参与献血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水上运动体验机会,在挥洒热血奉献爱心的同时,畅享夏日清凉与运动乐趣;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大学生,除了能收获水上运动体验,还可额外获得定制文创礼包(徽章+帆布包),以及百里荒或南津关景区门票各一张,开启一场充满意义的爱心之旅与自然探索之旅,以同龄人视角传递生命接力的意义,号召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传承大爱精神,为“三献”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讲真实案例,情感共鸣暖人心
以真实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多元传播渠道引发社会情感共鸣,传递“三献”大爱精神。
制作公益影像,传递生命火种。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以“身边榜样”为核心,邀请夷陵区两位年轻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担任主角,制作《鄂西群山的火种》《生命的礼物》等公益宣传片。在创作上,突出志愿者的青春身份与多元职业背景,引发年轻群体代入感;在传播上,整合户外大屏、网络视频平台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传播矩阵,最终实现超10万次播放量,成功塑造“捐献救人、大爱无疆”的社会共识,为以真实故事激发年轻人公益热情、推动志愿群体年轻化提供实践范本。
深挖典型事迹,引发社会共情。深度报道遗体捐献志愿者尹梦婷的故事,《感动!12岁女孩捐献遗体:曾梦想当医生》《尹梦婷因病离世,捐献遗体,年仅12岁》《“我想当医生,因为医生能救命!”》等系列报道在中国新闻网、中国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媒体平台迅速转发,累计阅览量破20万次,将遗体捐献等抽象公益理念转化为具象化的生命教育范本,引发社会对生命价值与公益精神的广泛共鸣,形成跨平台传播的协同效应与“情感共鸣—认知深化—价值内化”的社会影响闭环。
听志愿宣讲,声传大爱显担当
联合夷陵区卫生健康局精心策划“热血夷陵人,大爱暖人心”系列宣讲活动,组建专业化宣讲队伍,以“线下巡回+线上联动”模式扩大“三献”理念传播半径。
统筹规划与队伍建设并行,夯实宣讲活动基础。系统谋划宣讲体系,深度挖掘“全国无偿献血奖”“造血干细胞捐献奖”获得者等本土先进典型事迹,结合“三献”操作流程、无偿献血“三免”政策等核心内容,精心设计宣讲素材。同时,制定科学严谨的宣讲员选拔机制,以热爱“三献”公益事业、具备奉献精神与责任感、拥有良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为核心标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宣讲员选拔工作。广泛动员全区各乡镇(街道、试验区)红十字会、医疗卫生机构及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经层层筛选,最终从各乡镇(街道、试验区)红十字会、区公立医疗机构确定23名骨干人员组成专业化宣讲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饱满的工作热情,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宣讲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范流程标准,提升宣讲活动质效。建立标准化宣讲规范,明确每位宣讲员现场宣讲时间控制在5至8分钟,要求配套准备PPT或视频等多元化展示材料,以丰富宣讲形式,增强宣讲吸引力。同时,对宣讲内容严格把关,强调真实性、生动性与感染力,确保“三献”理念精准、有效传递。通过规范化要求,宣讲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三献”公益事业在全区的普及与发展。
深化长效机制,持续释放宣讲效能。建立宣讲活动跟踪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听众对宣讲内容、形式的意见建议,及时优化调整宣讲方案,确保宣讲活动与时俱进、贴合实际需求。依托专业化宣讲队伍,开展“三献”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常态化活动,培育“三献”公益文化土壤,持续扩大“三献”理念传播覆盖面,激发社会各界参与“三献”公益事业的热情,推动夷陵“三献”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大爱精神在夷陵大地永续传承。
夷陵区红十字会以创新形式、拓展平台、完善网络的三维联动模式,推动“三献” 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今年1至6月,全区无偿献血量突破60万毫升;新增52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为众多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下一步,夷陵区红十字会将深化“三献” 工作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的融合,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持续激发红十字人道精神的生命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 “三献”工作“夷陵方案”,为守护生命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