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跨越千里的光明之约

——天津甘肃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博爱健康光明行”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29

盛夏七月,陇原大地热浪袭人,来自渤海之滨的浓浓爱心不惧酷暑,跨越千里抵达甘南,为眼疾患者送去光明和希望。

7月16日至18日,天津市红十字会携手甘肃省红十字会,组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眼科专家团队和爱心企业,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拳拳爱心,来到美丽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开展“博爱健康光明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

星夜兼程,只为光明

16日,专家团队抵达迭部县后,顾不上旅途劳顿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也顾不上盛夏的闷热,当晚便争分夺秒地行动起来。晚10时,迭部县人民医院数间眼科诊室依然灯火通明,一排排等候的藏族同胞安静地坐在长椅上,眼神里充满期盼。

“无论多晚都要在术前做好患者筛查和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我们必须提前见到患者,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松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诊室内,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一名患者进行检查。

他们借助裂隙灯,仔细查看眼睛情况,轻声询问病史,提出专业的诊断意见,并认真记录下每位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和特殊需求。走廊里,藏语和汉语交替轻声响起,翻译在沟通,医护人员在安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深夜11时许,最后一名患者的检查才顺利完成。专家们满脸疲惫,但眼神依然专注,他们知道,明早的手术台,承载着患者重获光明的希望。

重见光明,满怀感恩

17日全天,手术紧张有序地进行。经过专家团队的努力,成功为48名白内障及外眼病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天津的爱心企业也伸出援手,为迭部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人工晶状体等医疗物资。

18日上午,迭部县人民医院眼科诊室门口,前来进行术后复查的患者早早排起了长队。专家们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检查眼底、测试视力、查看术后恢复情况,并仔细叮嘱用药注意事项。

病房里,重见光明的喜悦令人动容。年近七旬的藏族老阿妈才让吉,术后揭开纱布时激动得流下眼泪。她的儿子连声道谢:“天津的专家来了,阿妈的眼睛好了,我们全家都高兴!”

80岁的阿班奶奶笑容满面,她说:“去年天津医生给我做了右眼,效果特别好,我一直等着盼着他们来呢!”这次,她终于等到了天津的眼科专家,顺利完成了左眼手术。老人家的话,道出了许多复明患者的心声和对大城市专家的信任。

在医院门诊楼前,83岁的藏族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下,将一面绣着“十字星光破白障 人道春风润眼明”的锦旗郑重地送给天津市红十字会。一位藏族爷爷则将绣有“妙术扫尽高原雾 仁心点亮万家灯”的锦旗送给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专家团队。一面面锦旗,无声地表达着患者和家属们最真挚的谢意。

七年坚守,山海情深

“博爱健康光明行”项目,已成为津甘两地深厚情谊的闪亮名片。该项目已连续七次深入甘肃,足迹遍布庆阳市镇原县和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等地,累计为超过600名困难群众成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像阿班奶奶这样的受益群众还有很多。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甘肃的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内一流的眼科医疗服务,解决他们因病因贫致盲的难题,减轻就医负担。”天津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晓芬表示,这次光明之旅,不仅为患者送去了健康,更普及了眼健康知识,让高原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天津市红十字会多年来始终心系甘肃发展,情牵陇原人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天津市红十字会积极动员全市各级红十字组织和社会力量,累计向甘肃捐赠款物价值逾亿元。这些宝贵的援助,用于建设农村博爱家园、红十字景区救护站、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实施津甘护工培训项目,安装农村太阳能路灯,并在积石山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为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份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谊,甘肃人民铭记在心。甘肃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任进全表示:“我们将全力组织实施好‘博爱健康光明行’项目,管好用好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项目成果尽快惠及困难群众。”同时,他也热切期盼天津市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甘肃发展,期待两地红十字系统进一步深化拓展交流合作,凝聚更广泛的社会爱心力量,共同开创东西部协作携手发展的崭新篇章。

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