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援 >> 正文

广水河道边开起“防溺小课堂”

时间:2025-08-01

“大家看,溺水时双手不会拼命挥舞,反而可能是这样安静地挣扎……”7月14日晚,湖北省广水市应山河畔暑气未消,一场防溺水实景课正在河边空地开讲。此次活动由市红十字会和应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他们把课堂直接“扎”在市民纳凉戏水的河道边,用实景演练让安全知识看得见、学得会。

夏日傍晚的应山河,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浅水区嬉戏消暑。岸边空地上,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早已支起“课堂”:绿色急救垫铺开,模拟人“躺”在上面,围观的大人小孩目光紧紧盯着讲师的每一个动作。“发现有人溺水,先别急着下水!”讲师一边演示如何识别溺水者的隐蔽状态,一边用身边案例敲响警钟,“很多人以为溺水会大喊大叫,其实真正溺水时可能只是头部低垂、手脚小幅划动,这时候及时呼救比盲目下水更重要。”

“来,这位家长试试,按压深度要到5厘米,频率像打节拍一样匀速有力!”讲完理论,讲师立刻邀请现场群众上手实操。一位妈妈挽起袖子,在讲师指导下跪在模拟人旁练习胸外按压,孩子在一旁认真看着,时不时提醒“妈妈慢一点”。从清理口鼻异物到人工呼吸的正确手势,从呼救技巧到“六不”原则,讲师们用“边讲边演、边教边练”的方式,把专业知识拆成一个个易懂好记的小步骤。

“以前总说不让孩子玩水,今天才知道遇到危险该怎么科学应对。”刚体验完心肺复苏的市民王女士拿着宣传手册,拉着孩子一遍遍复述要点,“刚才讲师说的‘溺水隐蔽性’太重要了,以后带娃来河边,眼睛真得瞪得大大的。”应山街道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准备了“施救加餐”,现场演示竹竿、衣物等简易工具的救援用法,反复强调“保护自己才能救助他人”的安全底线。

暮色渐浓,河边的“小课堂”仍在继续。

刘小斌  扎西旺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