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主题到一个品牌
——安徽省精心培育“老兵·新生”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服务品牌侧记
时间:2025-08-15
盛夏的江淮大地,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滂沱。“八一”前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安徽省红十字会组织开展“老兵·新生”人道关怀行动,向退役军人捐献者家庭和登记志愿者表达敬意、送去关爱。
感动:擦亮“无言勋章”的荣耀
7月31日,铜陵市枞阳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早来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首例退役军人捐献器官者胡晨家中,送上温暖箱和慰问金,与胡晨父亲拉家常,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向这个“一家三代,八人参军”的军人家庭致敬。
2025年春分,安徽省红十字会首次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聚焦退役军人捐献群体开展缅怀纪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铭记这些英雄。以胡晨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诵读剧《老兵·新生》在安徽春分缅怀诵读会上首次亮相。4月1日,该剧在中国医科大学百年礼堂面向全国正式演出。
这次文艺创作延续多年来春分缅怀诵读会“以声音艺术致敬生命、传递希望”的理念,将AI视频技术运用到缅怀活动现场,创新解读器官捐献“让死亡成为新生起点”的崇高意义,向馈赠生命礼物的先行者们致敬,成为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传播和器官捐献宣传普及品牌的一次成功探索。
在提升“春分缅怀诵读会”和“老兵·新生”生命礼敬品牌美誉度同时,安徽省红十字会持续推动“生命教育+益行计划”志愿服务在器官捐献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孵化“遗AI人间”“‘捐’涓细流”等一批特色鲜明、群众欢迎的人体器官和遗体角膜捐献类志愿服务项目,有效加强宣传动员和人道服务力度。
当前,“老兵·新生”人道关怀行动正在进行,各地的“红马甲”顶着炎热酷暑穿行在城市社区和乡村,走访慰问退役军人捐献者家属和志愿者,重点关注捐献者配偶、子女、父母的助老助学、大病救助、就医绿色通道等实际困难,把社会的礼赞传递到每个捐献者家庭,把各级制定的关怀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心动:讲好“特殊军礼”的故事
6月14日,106岁的老红军王均在合肥悄然告别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土地。这位百战老兵以最沉默又最响亮的方式,完成了他生命旅程的最终跋涉——将自己历尽沧桑的躯体,交付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爸爸一直说,活着为国家出力,走了也得为国家留点用处。”王均的小女儿王文利说,父亲晚年身体每况愈下,但一直把遗体捐献挂在嘴边,同时表示遗体告别也要“从简再从简”,“我公公婆婆也做了遗体捐献,他说这是一家子的信仰”。
安徽省红十字会积极联合多方资源,打造传播矩阵,讲好退役军人捐献故事,传播大爱精神,带动越来越多人理解、参与到无偿捐献中来。除了胡晨、王均的故事,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曾经的边防战士、时任合肥市包河区王大郢社区党委书记李俊,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亲历长津湖战役的老兵老党员孟照起等一大批“老兵”的捐献事迹被广泛报道。
一朝入军营,一生军人魂。抗战老兵、退役军人,他们曾在民族危难、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脱下军装后,他们又通过生命接力的义举,让陷于绝望的人们重获希望、破茧成蝶。安徽省红十字会敏锐地发掘出这一群体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浓墨重彩挖掘宣传“捐献老兵”的感人事迹,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正如《老兵·新生》中诵读者动情地诉说:“当生命的钟声停止了敲击,我们却听见希望在远处低语。这身躯虽然会疲惫睡去,但真爱,已在人间重启!”
行动:吹响“声生不息”的号角
“哥哥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31岁,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2018年8月,在胡晨离开3个月后,弟弟胡飞发起组建枞阳县红十字(中国好人胡晨)志愿服务队。如今,这支以胡晨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已经越来越壮大,在家乡传承着大爱奉献的情怀。
吴荣坤也是一名“老兵”,由他发起成立的合肥市邮电新村红十字爱心社所在的美虹社区因为“生命接力‘小区’温暖‘社区’”的事迹获得2023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称号。
2002年,吴荣坤和马毅兴等4人一起成了小区最早一批登记遗体捐献的人。“这件事情对个人、社会都是好事,为什么不带动大家一起去做呢?”吴荣坤作为“四人小组”的带头人,说干就干,一干就是20余年。2013年,省红十字会专门为他们授牌成立了红十字爱心社。从邻居到夫妻到同事,从大家口耳相传到媒体报道,爱心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年轻人也加入进来。
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生命的礼物”,离不开一系列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通过建立省红十字会、获取接受组织、缅怀纪念场所组成的“442”组织体系,施行工作协调、业务通报、宣传推进、走访监督、信息报送等一揽子实招,有力推动安徽省人体器官和遗体角膜捐献工作规范化开展。
从王均到胡晨,从孟照起到李俊,一代代退役军人捐献者用生命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誓言。安徽省红十字会通过挖掘典型、创新宣传、升级关怀,推动“老兵·新生”从一个春分缅怀主题,蝶变成一个感人肺腑的文艺宣传作品,如今再次升华成一个跨越四季的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服务品牌,人们正以退役军人为榜样,让大爱在江淮大地“声”生不息。
胡静升 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