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现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凡人微光点亮生命希望
时间:2025-08-26
8月18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袋3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从志愿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它即将跨越千里,为一个久在病痛中的生命,按下至关重要的“重启键”——这是江苏省苏州市红十字会第300次传递“生命种子”、守护生命奇迹。
2003年8月,苏州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015年7月,历经12载,迎来第100例捐献;2022年4月,不到7年时间,成功跨越第200例里程碑;而从200到300,仅用了三年多时间,苏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更快的步伐在加速前行。
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袁康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最新的一束光。这位“90后”汽修工也是吴江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2023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后便心怀期待。捐献前夕,他刚在抗击台风“竹节草”的一线奋战至深夜。在欢送仪式上,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捐献者的心声:“我想给我刚满两岁的女儿做个榜样,希望她长大后也能乐于助人。”经历约5小时的采集,袁康的“生命种子”将为一名白血病患者重启生的希望。
在这条生命接力的道路上,闪耀着众多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栾其颖、栾易树母子俩是江苏第一对亲子同捐献的爱心志愿者;货车司机徐永红用方向盘托举远方患者的明天;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方东两度伸出援手,为同一位患者续写生机;来自昆山的大学生乔玮则以20岁的年龄刷新苏州最年轻捐献纪录……他们,以及默默在库中随时准备发光发热的4.1万名志愿者,共同汇聚成照亮无数生命的浩瀚星河。
多年来,苏州市各级红十字会精心耕耘:邀请成功捐献者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感染更多人加入;依托红十字博爱家园、服务站等,广泛宣传动员,方便市民登记入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科学规范数据入库、检测、体检、采集及随访等全流程;首创为捐献者购买意外和大病保险机制并落实“三免政策”、积分落户加分等褒奖政策,让好人有好报,努力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300例是苏州22年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温暖而辉煌的里程碑,更将是未来新篇章的精彩序章。
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