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指尖登记”助力生命接力

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进入“无纸化”时代

时间:2025-08-26

近日,河北、天津、重庆、内蒙古等地红十字会纷纷启用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小程序进行现场登记,标志着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进入“无纸化”时代

7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陈景阳在单位借助手机小程序,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电子化入库操作,并领取到河北省首张电子荣誉证书。

7月25日,王先生在重庆“三献”爱心屋通过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系统,轻松完成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成为重庆市首例造血干细胞电子化入库登记的志愿者。

8月1日,在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河东区大王庄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干部丁梦梦,通过手机扫码完成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电子化登记并顺利采集血样,成为天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电子化入库试点启动后的首位志愿捐献者。“从进门到完成报名还不到10分钟,太方便了!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她说。

8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联合举办“以爱之名 传递生命火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主题活动,首次启用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小程序进行现场登记,标志着自治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入库工作迈向智能化、便捷化新阶段。

“原本以为入库还要填表格、等证书,没想到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手持编号“001”的电子证书,陈景阳难掩欣喜。河北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化入库模式打破了传统“一纸登记表”的繁琐流程,只需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一站式完成信息提交、入库登记等全部操作,极大提高了登记效率与便捷性。

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正式迈入“电子化时代”,为红十字生命接力工作注入科技新动能。从纸质登记迈向云端操作,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科技赋能公益的生动实践,更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电子化模式将切实拉近爱心传递的距离,加快配型信息的流通速度,为更多患者点燃重生的希望,让生命接力之路变得更加高效顺畅。

在天津市红十字会统筹推进下,市红十字会以及河东区、滨海新区红十字会推出电子化入库服务。市民只需通过微信搜索“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系统”小程序,即可在线完成阅知入库同意书、健康征询、信息登记、电子签名等报名流程。待工作人员来电沟通确认采样时间地点后,到指定医院采血样即可生成电子证书,完成报名。这一创新模式将传统纸质入库流程优化为“线上登记+一次采样”的便捷服务,从“纸间”到“指尖”,轻松完成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全程电子化操作,既高效又环保,大幅提升了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的便利性。

今年,中华骨髓库在天津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电子化入库,方便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入库登记进入电子化,既是惠及爱心群众的便民之举,也是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步。重庆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进行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时,群众必须现场填写信息表并采集血样,流程繁琐且耗时。当前,现有的电子化系统已对入库登记流程进行了简化,通过“线上登记、线下采样”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并进一步确保了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记者  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