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 正文

“就当作是第二次抢救”

——记山东省威海市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邹积建

时间:2025-09-02

7月21日,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采集室里,血细胞分离机持续低鸣。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医生邹积建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两条输血管如同生命的纽带,从他手臂延伸至机器。4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封装送往远方,邹积建完成了威海市首例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距离他第一次捐献刚刚过去半年。

生命呼唤,医者再赴千里之约

今年1月20日,在同一家医院的采集室。彼时,邹积建成功完成了首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威海市第123例捐献者。在当时的欢送仪式上,邹积建动情坦言:“身为医生,每天见证病痛,更深知生命无价。能以这种方式跨越职业范畴,直接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我感到非常荣幸。”而这份沉甸甸的承诺,早在2009年6月就已许下,那时他主动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历经15年的等待终于开花结果。

然而,这场生命的接力并未画上句号。6月24日,来自威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再次响起,曾经救助的患者病情出现反复,造血系统亟待重建,需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到电话的那一刻,邹积建没有丝毫犹豫:“同意!需要我做什么,随时通知我。”家人深知他的医者仁心,也习惯了他的奉献,给予了无声却最坚定的支持:“救人救到底,家里没事,你放心去。”

双倍挑战,挺立生命守护最前线

此前,威海市已有3例二次捐献者,分别是吕明玉、王慧胜和周经海,3人均为淋巴细胞捐献,无需注射动员剂。邹积建成为威海市首位完成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捐献当天,邹积建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强烈的腰背酸胀如潮水般阵阵袭来,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比第一次反应稍强烈,但可以耐受,就像经历了一次剧烈的运动。”他靠在床头,对陪伴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坦言不适,但眼神依然坚定,“患者此刻才是在进行更严峻的生死考验。我这点苦,不算什么”。

支撑邹积建完成这项罕见义举的,是他二十载如一日镌刻在骨子里的医者仁心与担当。初入行在普外科时,他是出了名的“心肠软”“拼命三郎”,面对一名因腹膜后肿瘤破裂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无法转运完善检查的情况下,邹积建在抢救室给予紧急处理并密切观察了十几个小时。抢救过程中,患者命悬一线,患者家属带着六七岁的孩子在床前说:“好好看看妈妈吧!”昏迷不醒的患者眼角居然滑落泪水,这深深触动了邹积建,那种不甘、不舍以及对生命的留恋,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有一丝希望也绝不放弃!”待患者病情稍有好转,邹积建冒着风险为其实施急症手术止血,最终病人转危为安。

“邹主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很庆幸遇到了邹主任,这样一位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好医生,像朋友一样贴心,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人帅心好的邹医生!”⋯⋯邹积建捐献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患者的评论一条接着一条,他曾经治疗过的患者,通过各种方式给他发来了祝福和鼓励。

“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就把这件事当作是对患者的第二次抢救,别说是第二次,哪怕是第三次、第四次,我觉得大家也会去做。”二次捐献后,面对如潮的赞誉,邹积建如是说。

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