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红十字救援队无人机助农保丰收
时间:2025-09-09
“以前挑谷子回家特别费劲,一个小时最多能挑6包回来,现在这无人机快多了,真是帮了我大忙!”8月25日,重庆市垫江县白家镇团石村,55岁的脱贫户席德云和患糖尿病综合征的低保户妻子摸着刚运回家的稻谷,眼里泛着泪光。这位因病丧失劳动力的家庭,怎么也没想到,拯救他秋收的竟是一架无人机。
稻谷从田间到晒坝,只能依靠人力肩挑背扛,不仅耗时费力,更深受天气制约。“有地无人种、人工成本高、机械进地难”的三重困境,制约着当地农户的发展。“以前收割沟里一亩田的稻子,光从田里挑回去就得4个人干一天,遇上雨天更焦愁。”席德云感慨。
为破解困局,助农增收,重庆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联合市兴民职业学校、市飞渝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无人机架设秋收“空中通道”,并将劳动能力弱、困难的农户家庭作为优选对象。席德云家耕种在山沟中的1.7万余斤水稻,原来要请人搬运5天,现在仅需半天时间,就被无人机高效吊运回山顶家中的晒坝。
“这款无人机单次载重能达到100斤,能灵活适应复杂地形,精准完成吊运任务。对于远距离地块,无人机单次飞行10分钟就能完成8个人工1小时的转运量。”救援队队员、市飞渝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飞手闵绍华介绍,席大爷家和稻田垂直距离稍远,且道路崎岖,人工肩挑回来的确不方便,但这些麻烦对无人机来说都不是问题。
白家镇属浅丘陵地貌,不少农田分布在坡地或狭窄田埂旁,大型农用车辆难以通行。每到收获季节,农户都要依靠人工搬运粮食,效率低,劳动量大。此次无人机助农秋收,解决了丘陵地带“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难题,缩短了稻谷从收割到晾晒的时间,有效降低天气风险。
“在抢收关键期,单架无人机每天可转运稻谷2万余斤,相当于多名青壮年劳动力的工作量,科技赋能农业的优势显著。”救援队负责人谭山表示,队员中有职业无人机飞手,可以在春播、秋收等关键节点,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无偿应急服务。
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