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备战 枕戈待旦
——2025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侧记
时间:2025-10-10
“里氏6.0级地震,引发河流堤岸崩塌,水流冲击桥梁,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交通受阻……近2000人需要紧急疏散,800余人需要转移安置……”9月28日,在这些灾情设定中,“人道之光 使命必达”2025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正式开启。
来自山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及山东省军政民企共21支应急救援队伍、240名救援队员参加演练,全方位展现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的协同作战能力。
党建引领,先锋堡垒
9月24日至27日,21支参演队伍在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开展了训练和彩排。
为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和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救援队伍凝聚力与执行力,9月26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9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联席会议暨党建业务融合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围绕党建业务融合、应急体制建设等主题进行座谈交流。
“山东省红十字会作为北部协作区组长单位,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在发挥区域协作机制作用、强化党建引领等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协作区应急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在交流会上表示。
“党建引领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根本保证。”白同禹介绍,山东省红十字会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推动应急救援队伍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筑牢应急救援“红色堡垒”。
此前,滨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率先成立党支部,同步健全工会及其他组织,构建起“党支部+队委会+功能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实现“组织建在队伍上、党旗飘在救援中”。同时,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相结合,到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推动党员在思想上“充电”、能力上“补钙”。
此次演练,山东省红十字会将“提前设立临时党支部”作为强化应急救援一线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确保救援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通过明确临时党支部在指挥协调、思想动员、作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实现党建与救援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党员队员亮身份、冲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救援一线高高飘扬,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效有序的救援能力。
战时模拟,创新提升
“地震发生后,受过培训的红十字志愿者按照分工对受灾群众进行疏散避险,受灾群众按照既定路线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
“受地震影响,导致一栋10层建筑内部 4、5层楼梯部分坍塌,形成封闭危险区域。救援小组分为系统搭建组、高空救援组、地面保障组3个单元同步行动。系统搭建组4名队员通过评估内部结构后,通过绳索攀爬通过坍塌区域,向被困人员接近实施救援。”
“地震发生后,指挥部接群众求助某水域发现多名落水者,立即调派水域救援队携带冲锋舟、声呐设备等装备赶赴现场救援”……
在“救援现场”,高空救援、水域救援、建筑物破拆和搜救、危化品事故救援、医疗转运等科目演练依次进行;在“安置点”,赈济、供水、供餐、大众卫生、应急救护、心理援助等科目一一展示。此次演练模拟“强震引发次生洪水”复合灾情,北部五省区救援队与滨州本地力量协同完成灾情全链条处置,全面检验实战水平。
“演练整体设计凸显‘紧贴实战、全链覆盖’。”演练结束后,山东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波对演练情况进行了现场点评,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演练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震情、灾情设定贴合现实,方式规模定位精准,科目设置科学合理。全面覆盖震情速报、灾情收集、应急响应、指挥调度、自救互救、现场救援及应急保障等全过程、全要素,既包含现场救援实战,又配套有效处置措施,整体针对性与实战性极强。
“练为战、演为示、展为促”。山东省红十字系统打破“训练与实战脱节、演练与展示分离”的传统模式,构建“训练标准化、演练实战化、展示多元化”三位一体提升体系,推动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升级。在“练”上求实效,建立“日常训练+专项集训”机制;在“演”上求逼真,设置“复合灾情+跨区域协同”场景;在“展”上求赋能,搭建“装备展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应急救援装备展,邀请应急装备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应急救援设备及各类应急产品等200余种产品,实现“以演促训、以展促产”的良性循环。
区域协作,多元联动
此次演练既是山东省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援工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全国红十字系统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山东省红十字系统立足“保护生命健康”核心职责,以此次演练为契机,集中展示红十字系统在专业救援、跨区协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系统内外能力提升。
参加此次演练的队伍分别来自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各成员单位和山东省各类救援队。“灾情”发生后,北部协作区指挥部调派中国红十字(辽宁)赈济救援队、中国红十字(吉林)医疗救援队、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黑龙江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援,紧急调动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北部)机动队、山东省红十字搜救队、山东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供水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滨州市红十字救援队等队伍,前往灾区开展救援。
“科目共演、经验共鉴、资源共享”,协作区救援队伍在指挥体系、技术标准、作业流程上衔接融合。此外,武警滨州支队、惠民县民兵应急连、山东省滨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来自政军民企等不同领域的队伍亦参与演练,加强与红十字系统救援队的学习交流,检验了红十字事业军民一体化发展成果,为应对跨区域重大灾情奠定基础。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应急管理部签署的《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山东省红十字会持续加强与省应急厅、省消防总局、省地震局等单位的合作,就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应急联动、开展急救护培训、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进一步加强联动。3年来,山东省红十字会为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5.5万人次,其中红十字救护员持证培训1.4万人。
“高效协同、机制顺畅。”王希波如此评价此次演练中各部门、各门类救援力量的协同配合,各环节衔接紧密,充分彰显协作区联合、军政民企联动、部门协同、属地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指挥调度高效有序。
“下一步,山东省红十字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协同联动、提升装备水平、创新实训模式,为构建更高效、更专业、更协同的应急救援体系贡献力量,为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白同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