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 正文

让生命从容谢幕

——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宁疗护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

时间:2025-10-10

近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疗愈活动正在进行。空灵鼓通过其独特的频率与节奏,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疼痛,并提供心理慰藉。清脆的音符如同疗愈的魔法,轻轻环绕着病房中的每一位患者。疗愈师的双手在鼓面上轻盈跃动,编织出一曲曲动人的旋律,缓缓淌入患者心灵深处。

一位患者动情地说:“每当鼓声响起,我的心便逐渐平静下来,甚至感觉身上的疼痛都减轻了许多。”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安宁疗护开辟了新的方向。

用心设计:感悟人生“四道”

念安知宁,一念之处是安宁。山一大三附院安宁疗护工作已开展十余年,2012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2015年组建安宁疗护团队,2023年筹建改造安宁疗护中心。2024年成立山东红十字山一大三附院安宁疗护志愿服务队,团队注册队员超80人,汇聚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爱心人士、大学生及患者家属,以多元专业力量,为安宁疗护事业注入温暖。2025年3月17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正式开科。

“安宁疗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临终关怀。它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人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安宁疗护中心主任庞敏说,“安宁疗护并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病患进行积极而非消极的照顾,对疼痛等其他症状进行控制,尽可能将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提升到最佳程度。”

走进安宁疗护中心,温馨的病房区按照“春”“夏”“秋”“冬”分成4个区,病房分别叫作春祺、夏安、秋绥、冬禧……

“这样命名,是为了营造珍惜时光、享受当下的生活氛围。”山一大三附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盛立军说。为了让患者临终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心还会运用音乐和芳香疗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盛立军把安宁疗护总结成“三善”“四道”“五福”。“三善”是指逝者善终、生者善别、观者善生;“四道”是指道谢、道歉、道爱、道别;“五福”是指长寿、福贵、康宁、好德、善终。通过“我的5个愿望”等,安宁疗护团队成员会引导患者进行“生前预嘱”,在临终期满足其心愿,将“三善”“四道”“五福”人道理念融入其最后的生命时光中。

家庭会议是安宁疗护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生、护士、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家属以及其他亲近的人坐在一起,会议的目的是让患者周围的人做好思想准备,接受生死教育,感悟“人生四道”,让陪护他的人知道怎样善待生命,做到生死两相安,让生命的谢幕能够温暖一些。

安宁疗护中心的关怀室是一间有着星空屋顶的温馨小屋,“都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往生者告别世界的时候,家属在这里沉淀哀思,和亲人作最后的告别。”社工师李霞说。

贴心陪护:让生命体面谢幕

唯有爱能超越生死,生命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爱的教育。人生是一个圆,死亡是到达终点,亦是回到起点。“让逝者善终,有尊严地‘谢幕’;让生者善别,抚慰家属哀伤,助其能回归正常生活;也要让观者善生,周围的人能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这就是安宁疗护的核心意义。”庞敏说。

有一位肺癌患者特别喜欢画画,他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到了画画上,一辈子没有成家,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画展。志愿者得知后,悄悄为他筹备:在病房这个特殊的小空间里,一幅幅画作被精心挂起,成了他专属的展厅。当众人围在画前静静欣赏时,他望着自己笔下的世界,眼中满是欣慰,缓缓闭上了双眼。

还有一位与渐冻症抗争了两年的韩大爷,生命最后阶段连吃喝都做不到,即便在输液,他仍常喊口渴难耐,志愿者韩畅每次进行服务时,都会试着用棉签蘸水,一滴一滴喂给他,他笑着说:“这水好甜,从来没喝过这么甜的水。”

韩畅心里也很甜,她说:“这些微小的帮助,不就是对生命最真切的关心吗?韩大爷常跟我们说,‘你们是在做真正尊重生命的事,功德无量,意义重大。’”韩大爷离世后,她的两个女儿带着鲜花、巧克力来安宁疗护中心表达感谢。父亲安详离世,子女毫无遗憾,她们希望能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安宁疗护事业尽一份力。

“我们的改善目标,希望凭志愿力量,让患者生活质量更高一些、家属痛苦更少一些、安宁疗护理念传得更远一些。”安宁疗护中心护士长李玉贞说。

志愿者跟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一起编排情景剧两部,目前正在编排第三部情景剧。

创新亮点:“专业引领+志愿赋能”

安宁疗护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亮点是“专业引领+志愿赋能”,构建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双专业支撑,“1+N”的志愿者培养体系,服务延伸到预临终、临终及丧亲阶段,形成全周期闭环服务。

从社会援助来看,志愿者既能补充人力、分担医护非医疗工作,也能给予患者及家属情感支持,志愿服务如同一条纽带,紧密联系患者、家属和社会,让患者感受外界温暖。

通过“四进活动”,让安宁理念走进校园、乡村、社区与家庭;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包括沟通技巧、伦理规范、芳香呵护等内容。在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共同引领下,开展了病房演唱会、洗头服务、空灵鼓疗愈等,通过生命教育、哀伤辅导等,真正实现逝者善终、生者善别、观者善生。

安宁疗护志愿服务行动,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生动实践。志愿者用专业知识助患者体面离世,践行“人道”;做纽带传关爱、普理念,契合“博爱”;以志愿服务填服务空白、传安宁知识,彰显“奉献”,让红十字精神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安宁疗护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照护,还注重从细节上体现对患者生命和尊严的尊重,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支持安宁疗护事业,让每一个生命在爱与关怀中走完最后一程。”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说。

张春中  李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