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温暖一座城
——四川省红十字会首届“急救地摊”活动侧记
时间:2025-10-14
9月14日晚7时,成都九眼桥,志愿者罗桂琼跪在垫子上,手把手向市民传授胸外按压的姿势。她的膝盖已布满瘀青,每次跪地示范时,疼痛都会阵阵袭来,但动作却始终稳定有力。“如果当年有人懂这些,我朋友或许不会离开。”她低声叹息。2024年夏天,她40多岁的挚友心肌梗死倒在街上,因无人施救遗憾离世。
如今,这份遗憾化为罗桂琼坚持教学的动力。“多教会一个人,就可能多挽救一个生命。”
像罗桂琼一样致力于传递救命技能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首届四川红十字“急救地摊”活动(即“满天星”计划)的红十字志愿者。该活动由四川省红十字会发起,四川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中心牵头组织,在全省15个市州同步展开,3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分布在86个教学站点,成为初秋时节巴蜀大地街头巷尾的亮丽风景。
红十字志愿者沈中亮夫妻正在教授市民急救技能。
“急救地摊”让救命知识动起来
晚7时,九眼桥华灯初上,人流如织。几具教学模拟人、数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整齐摆放,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刚刚摆起“急救地摊”,很快便吸引了散步的市民、归家的路人和往来游客。
“手臂垂直,靠上半身发力!”四川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中心理事长宋尧嗓音沙哑,这是他连续第三晚在这里指导。
“最初不过是陪孩子来凑个热闹,没想到自己也学入迷了。”一位年轻母亲坦言,“志愿者讲解得清楚细致,还特别有耐心,真的很让人感动。”她的孩子原本只想得到小熊公仔,此刻正专心致志跪地练习,一丝不苟地学习急救技能。
“我们的付出,不仅是为了传授技术,更是在无数人心中播撒下敬畏生命、守望相助的种子。”宋尧说。
“我上次考急救证没通过,一直有点紧张。”一名年轻女孩不好意思地说,“但宋老师一步步带着做,我突然就会了!”通过学习,她掌握了操作要点,在模拟练习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女孩开心地说:“原来救人没那么难,关键是要懂得怎么救。”
“急救地摊”摆起来时,法国游客皮埃尔只是好奇,驻足张望,但他很快便被现场气氛感染。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仍通过志愿者的手势与示范,认真学起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当他终于成功掌握时,志愿者笑着用刚学的法语夸赞:“Très bien!”(非常好!)皮埃尔开心地竖起大拇指,周围响起一片笑声与掌声。
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点位,救护中心专职师资沈中亮一家四口都参与到活动中。夫妻二人都是救护培训师资,活动当天他们还让两个女儿充当“小模特”,在孩子身上演示创伤包扎技巧。“让孩子从小懂得帮助他人,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沈中亮的妻子说。
在都江堰市石羊镇,志愿者带着年迈的父母一同前来。老人们用方言讲解,让急救知识听起来就像拉家常般亲切自然。数据显示,3日内,全省农村地区参与学习人数超过1.2万,占全省总参与人数的34%。这不仅是一次急救普及,更是“健康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场社会治理创新的暖心实验
“急救模拟人不够,我们就自己带!”志愿者张华军一句话说出了这场活动的另一重意义——这是一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多元共治实践。
红十字志愿者自行携带的心肺复苏模拟人超过50台、AED训练器20多台,总价值超过20万元。这些他们平日里的“最佳搭档”,在这一刻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区政府提供场地、公安部门维持秩序、企业捐赠物资……社会各界的支持,让这场活动超越了教学本身,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区域样本。
在凉山州西昌市,红十字志愿者张光梅、陆敏、黎佳静、张勇采用彝汉双语教学,打破了语言的屏障,让急救知识直达人心。“阿嬷,要这样按压……”一声声亲切的彝语指导,让古老的语言在急救知识的传播中焕发新生。这份因地制宜的智慧,正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最真诚的诠释。
“健康中国”战略的街头实践
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心专家组成员李健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她介绍,目前我国每10万人配置AED数量仅为15台左右,与2021年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要求》建议每10万人配置100至200台的标准尚有不小距离。
李健的话,揭示了“急救地摊”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刻内在联系。在国家政策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加强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而这一切,正依靠一次又一次的跪地教学、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讲解,从政策文本走向街头巷尾。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其中约90%发生在医院外。这意味着,每一分钟都有人倒下,而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往往决定生死。
面对这一挑战,红十字志愿者以跪地教学的身姿,作出了最有力的回应。他们深入城乡,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与示范,夯实社会急救的基石,为“健康中国”战略谱写了生动篇章。
四川省红十字会统计,本次活动共动员师资与志愿者300余人,通过设立86个点位实现全省覆盖,直接受益群众超过3.5万人次。活动尤为注重基层覆盖,农村地区参训人数占比达到34%。“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应急救护普及活动,更是促进公共安全服务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卓越实践。”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向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