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舟 渡护生命
——记湖北省当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黎湘玉
时间:2025-10-31
在湖北当阳,有这样一支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他们怀揣对生命的敬畏,奔走在机关、学校、社区、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将急救知识化作守护生命的铠甲。黎湘玉,作为这支队伍的副队长,用4年的坚守与奉献,书写了一段从普通创业者到生命守护者的动人篇章。
一场相遇结下生命之约
黎湘玉与红十字结缘,始于一次偶然的问询。她酷爱户外运动,经常与风险擦肩而过,却对专业急救知识一无所知。2020年,她在短视频中频繁看到“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概念,便随口向母亲询问学习渠道,没想到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母亲脱口而出:“去找当阳市红十字会。”
这句意外的回答,为黎湘玉打开了一扇通往公益的大门。2021年8月,她报名参加了当阳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师培训。从最初的疑惑不解到全身心投入,黎湘玉在宜昌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急症处置等专业技能。黎湘玉跪在模拟人前反复练习按压动作,汗水浸透衣衫也不停歇,因为她深知,每一次标准的按压,都可能在未来挽回一条生命。
经过理论、实操与试讲的三重淬炼,黎湘玉成功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这张薄薄的证书,在她心中重逾千斤,成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承诺,也让她正式踏上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之路。
用专业守护生命微光
培训结束后的第二天,黎湘玉便站上了讲台,跟随资深讲师为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而真正的考验,在一周后悄然降临。
2021年9月的一天,黎湘玉驾车经过当枝一级公路时,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小男孩脚掌严重受伤,鲜血直流,家长急得痛哭流涕。已驶出数百米的她立刻调转车头,取出随车携带的红十字急救包,强压内心的紧张,用所学技能为男孩按压止血、规范包扎。当孩子的哭声渐渐平息,家长连连道谢的那一刻,黎湘玉深刻体会到:急救,不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对伤者心灵的慰藉。
此后4年里,黎湘玉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的敬畏,每年参加武汉、宜昌等地的进阶复训,不断精进技能。她跟随当阳市红十字会深入基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数百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标准规范的实操示范。
“你们的双手不仅能创造财富,更能守护生命。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给他人第二次生命的机会。”这是黎湘玉在课堂上常说的话。她见证着学员从手足无措到操作熟练的转变,也深知每一位合格救护员的诞生,都意味着当阳这座城市多了一个“生命守护者”。
以大爱诠释红十字精神
在当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像黎湘玉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有从校园走向群众课堂的队长杨林,有从医院诊室带来专业知识的郑迎华、林杏,有专注婴儿急救培训的李金凤、刘丽娟,还有投身公益的企业主熊兰英老师……这支由社区干部、医务人员、教师、企业主等普通人群组成的队伍,因爱相聚,为爱奔走,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却有着共同的初心。他们拧成一股绳,将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等公益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在献血车上,他们带头捐献热血;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中,他们耐心解读政策;在器官捐献动员里,他们倾听家属心声,传递人道主义温度。
在培训现场,偶遇的朋友会问:“没酬劳又费时间,你们做这些有意义吗?”黎湘玉的回答掷地有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其他志愿者听到,大家相视一笑,用坚定且淡然的表情以示回应。因为这样的问题在每个人心里都已不是问题。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的培训工作瞬间,在工作群里交流成功急救案例的热烈气氛,无论寒暑节假召之即来的态度都已给出了答案。
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