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人道之爱的传递

时间:2025-11-17

“能完成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我来说是一件惊喜的事情。”回忆起两年前的捐献,雪峰还感觉十分荣幸。从校园里的热血青年到企业里的技术骨干,雪峰用自己的经历写下了一段温暖的生命传递。

校园里的一次宣讲,埋下了生命的种子。2008年年底,一场由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深深打动了当时还在读大学的雪峰。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一种方式,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一次遗憾,一次重逢,初心未改。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的日子里,雪峰开始有意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新闻和科普知识,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完成捐献帮助到别人。

2012年,这个愿望第一次有了回应。“那天我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我和一个病人初筛匹配成功了。”雪峰没有犹豫,立刻向公司请假,第二天就赶到市红十字会填写资料,并到医院完成高分辨分型检测。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未能如愿。“当时真的挺遗憾的,感觉离帮助一个人就差那么一点点。”

但雪峰并未因此放弃。他依旧关注着相关信息,依旧保持着那份初心。

直到命运再次敲响了他的门——初筛匹配成功了。这一次,雪峰更加坚定。他再次第一时间答应捐献,第二天一大早又一次前往医院抽血进行高分辨配型,幸运的是,这次的高分辨分型检测成功了。他顺利通过体检,进入捐献流程。

在正式捐献前,雪峰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家人。起初,家人对此感到担心,面对家人的关心,雪峰没有急躁,而是耐心地向他们进行科普。听完他的讲解,家人终于放下心来,纷纷表示支持。捐献当天,妻子全程陪同在他身边,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从大学的无偿献血车到医院的采集床,雪峰用十五年的光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两次坚定的“我愿意”诠释了平凡人的善良与担当。正如他所说:“对我来说,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对那个患者来说,可能是他整个生命的转机。让爱在善意中传递,为更多血液病患者点亮希望的灯。

来源:重庆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