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急救“轻骑兵”
——第二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红润“新”田·救在“新”边项目侧记
时间:2025-11-21
深夜,一辆电动车突然和轿车发生碰撞,电动车驾驶员手臂遭受重创,鲜血直流,“山东好人”、快递员伊利伟在送餐途中见此情景,果断出手,及时为伤者包扎止血。
让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区域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意外伤害风险高的新就业群体学会急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红十字会启动实施红润“新”田·救在“新”边——车轮上的应急救护“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的初衷,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致信精神的生动实践。
9月初,该项目在第二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中荣获金奖。
聚焦“新”业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如何让这群“城市摆渡人”在奔波中拥有“安全护身符”?东营区红十字会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搭建以红十字新就业群体应急救护综合培训基地为中心、3处生命教育基地为骨干、5处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为支撑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模块化培训,开展系统化考核,培训普及轻微创伤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现场心肺复苏等知识,使新就业群体全面掌握个人防护、心肺复苏、交通安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等基本技能,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他救能力。
同时,区红十字会组建红十字“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构建起以党建为统领,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网络,让急救知识在惠及新就业群体的同时,还能惠及周边群众,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车轮上的应急“救护队”,让新就业群体主动服务“大民生”、融入“大治理”、发挥“大作用”,全面开启“双向奔赴”的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探索。
培育“新”模式
针对新就业群体“停不下、难集中”的问题,“轻骑兵”项目打破传统培训模式,紧密围绕新就业群体特点设计志愿服务培训内容。
项目聚焦10项实用技能,设计“理论+实操”课程,融入场景化教学,让“干货”培训更接“地气”,超20%学员考取心肺复苏证书,成为能自救、会互救的“安全哨兵”。同时定期组织学员进行复训,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检验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对不合格的学员再次培训考核,确保他们真正掌握救护技能。
在商场、景区、快递网点、货车停车场、网约车驿站等多处服务站点配备急救箱、AED设备,定期开设流动课堂,推出“红动晨曦”“救在午后”“急救夜校”等板块,循环式授课,让大家“随到随学,随学随走”。外卖员小赵通过微信公众号利用送餐间隙学习,仅用3天就完成了理论课程,周末到驿站参加实操考核后顺利领证。
区红十字会从新就业群体中选拔骨干,配备急救包,让新就业人员成为奔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流动救护员”。
激发“新”动能
东营区红十字会通过系统化培育、标准化管理,组建红十字“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多措并举打造专兼结合、层次分明的救护员队伍,发挥社会治理“移动探头”作用,让大家既是城市的“摆渡者”,也是生命的“守护者”,全力构建“四分钟生命救护圈”,织密织牢“生命安全网”。
通过应急救护培训,学员应对常见急救场景的能力显著增强,驿站周边突发情况的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小伤口及时处理、紧急情况科学应对”渐渐成为常态。“之前在路上遇到过受伤的人,我不敢帮忙、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忙,现在学了急救知识,我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了。”快递员小李感慨道。
以党建为纽带,新就业群体从“单打独斗”到“处处有家”,驿站成为“政策宣传站、困难帮扶站、爱心传递站”。黄河路街道陶然公园服务驿站为快递员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等服务,全年帮扶群众超200人次。“遇到暴雨天气,手机还没有电,心里特别着急,正好看到服务驿站,歇一歇,还给手机充了电,一点也没耽误工作,有个驿站真好!”美团外卖员小马笑着说。
“轻骑兵”志愿者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变为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具体行动,化身“移动急救力量”,带动更多人加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红十字志愿者行列,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新力量。在敬业小区,一名行人突然晕厥,附近的“轻骑兵”迅速赶到现场,检查患者无呼吸无意识后,及时拨打了120,同时,使用就近的AED设备进行急救,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项目实施以来,东营区红十字会已开展新就业群体应急救护培训66期,2200名新就业人员掌握了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并取得救护员证,配备AED设备56台,600余名新就业从业者配备便携式急救包,将救援力量前置到城市“毛细血管”,成为流动的“应急响应单元”。截至目前,红十字“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600小时,成功处置突发状况260人次,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守护一片”的乘数效应。
“车轮上的应急救护‘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是省红十字会根据‘两新’群体的实际情况,不断探寻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的务实举措。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推动关爱新就业群体与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双向互动,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变身为红十字宣传员、救护员、志愿者,凝聚更多助力人道事业发展的‘新’力量,不断推动山东省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表示。
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