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情况
时间:2018-09-17
一、加强网络宣传
(一)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理念,打造由长江云红十字政务(APP)+博爱荆楚腾讯企鹅号+博爱荆楚官方微信公众号构成的“红十字自媒体平台”。
(二)打造“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借力、借智构建由人民网、中国日报中文网、省政府门户网、腾讯大楚网、凤凰网、汉网等构成“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联合今日头条探索建立网上公益专栏;
(三)打造全省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构建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网络宣传工作体系;由省红十字会+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省红十字基金会、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市、县两级红十字会构成“微信公众号矩阵”,打造“自媒体平台+网阵+矩阵+朋友圈”的宣传形态。
(四)提升网宣队伍能力。着眼各级红十字会人主动宣传意识不强,捕捉故事、挖掘故事、传播故事能力亟待提升的实际,组织1期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宣传培训班,贯彻总会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推进会精神,探讨建立促进全省红十字会系统网站、微博、微信联动的宣传机制。
(五)开展专题网络宣传。配合做好总会组织的“红十字在社区”、“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主题宣传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专题宣传,依托网络开展全省5.8世界红十字日主场纪念活动宣传。
(六)拟联合凤凰网举办“全省红十字好新闻”网络评选活动。
(七)推进官网官微建设。根据全省统一安排购买楚天云网站托管服务,加强省红十字会网站平台维护及相关功能开发;优化博爱荆楚官方微信公众号,促进各地红十字会工作交流;落实创建红十字工作品牌推进会精神。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依托专业机构开发完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开展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依托网络组织策划“魔豆妈妈”扶贫创业大赛、众筹扶贫大赛。
(三)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依托专业机构开发捐赠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实施“扶贫日”社会公开募捐等网络公益活动,注重线上策划。
(五)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六)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一)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二)依托总会红十字网络学习平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全省红十字干部知识管理与能力建设。
(三)运用“湖北省机关党建网”、“湖北机关党建APP”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
一、武汉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互联网宣传:
1.继续加强“博爱江城”红十字工作品牌的精耕细做,进一步提升市红会“一台一网、两号三群”( 一台一网即博爱江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官网,两号即博爱江城新浪微博号和腾讯微博号,三群即红会工作交流QQ群、红十字志愿者QQ群、新媒体工作QQ群)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综合影响力,使得市红会自媒体传播总体框架体系再上一个台阶。
2.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团队的业务培训,使其对红十字文化及新媒体营运技巧有更具深度的了解和运用,同时,积极吸纳优秀的专业人员加入团队,壮大营运团队整体实力。
3.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合作,创意推出一档以声音方式传播红十字文化理念的系列音频节目:《博爱夜读》。并采用全网覆盖播出模式,建成互联网人道传播音频矩阵。
4.进一步增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与“粉丝”们的互动环节,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
5.开通博爱江城抖音平台,采用短视频方式进行网上红十字宣传。继续加大与黄鹤云、斗鱼直播等平台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红十字特色活动的在线视频直播,以市民更加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有效传播红十字文化。
6.开展专题网络宣传,配合做好“红十字在社区”、“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武汉好声音”、“我与宪法”等主题宣传活动。
7.借助自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武汉市3.26捐献遗体者纪念日”以及“5.8世界红十字日”等重大主题纪念宣传活动。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争取年内“武汉市红十字会综合信息平台”全面上线。该项目可实现我会捐赠及救助业务资金管理、救助项目及救助活动管理、志愿者管理、遗体和器官捐献管理、救护培训管理等重点业务工作整体上网。
2.进一步完善“博爱江城”平台特色功能,在“红十字掌上通”的基础上,推出“红十字救护通”等便民应用。
3.积极参与“腾讯99公益日”社会公开募捐等网络公益活动。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建立建成武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武汉市红十字志愿者从个人注册、服务队建设、队员管理、基地管理、活动管理等全程跟踪等各项功能。
2.应用武汉党建APP等平台,加强党建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襄阳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全媒体宣传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推进门户网站与博爱襄阳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的联系,形成联动效应。
2.推进襄阳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建设,以政策法规为根本,以“三救三献”工作为核心,以各县(市、区)志愿活动为依托,优化门户网站栏目设置,在官网首页设置八大主要栏目:走进红十字、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区县动态、三救工作、三献工作、志愿者工作、视频播报。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展示红十字各项工作,让大家更加了解红十字事业,不断扩大红十字的影响力。
3.巩固“博爱襄阳”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积极关注红十字动态,密切与各个县(市、区)红十字会及志愿服务队的联系,发现故事,挖掘故事,增强主动宣传意识,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更大范围地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红十字力量。
4.重视本地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拟于本年度在襄阳日报开设专版,广泛深入宣传红十字核心业务工作,展现红十字人好风采,凝聚更多红十字力量。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运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开人道救助相关信息,包括救助项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问题,让更多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有效地救助。
2.依托门户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向社会公示捐赠方式及账户相关信息,从而获得更充足的人道资源,做好人道服务。
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在门户网站的爱心榜及通知公告栏目中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运用襄阳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的“为民务实清廉党建工作”栏目开展党建工作。将党的领导作为开展红十字事业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并一以贯之。
2.配合做好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及会员及时正确注册。
3.加强红十字系统QQ群以及微信群的管理。倡导信息共享和正能量传播,明确各个群主的责任,群主及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与监督,对群内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建设好一支高素质、正能量的红十字队伍,更好地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三、宜昌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市红十字会自媒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博爱宜昌”微信公众号、宜昌市红十字会网站和宜昌市红十字会微博新闻宣传作用;
2.与三峡日报、三峡商报、宜昌新闻、三峡宜昌网等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组建以主流新闻媒体记者为骨干的红十字新闻宣传志愿服务队,与其他公益组织共建宜昌“暖新闻”联盟,扩大宣传范围;
3.强化市、县红十字宣传工作体系,建立“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QQ群,各地明确专门的信息联络员,在县级红会年度目标考评中明确红十字宣传考评指标,加强向省会新闻信息报送,构建共同宣传大格局。
4.培树典型,突出对捐赠者、捐献者、志愿者等典型事迹的宣传,讲好红十字会故事,扩大社会影响。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通过宜昌红十字会网站、“博爱宜昌”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网上申请救助、救助培训报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捐献报名工作,方便群众办事。
2.在网站设立公开公示模版,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结合市群团改革统一部署,联合市智慧办在“智慧宜昌”APP中探索立项开通红十字会服务功能,重点在网上办事、网上救助、网上公开方面进行设计和对接,拓宽和提升红十字会服务平台。
4.通过各类网络媒体推广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增加志愿者会员登记注册人数。
2.运用好“三位一体过程化管理平台”开展机关党建宣传和学习工作。
四、黄石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理念,打造由博爱黄石微信号+黄石县市区红会QQ群构成的“红十字自媒体平台”。
2.打造“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借力、借智构建由黄石市政府门户网、东楚网、云上黄石等构成“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
3.打造全市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构建市+县(区)+社区三级红十字会网络宣传工作体系。
4.提升网宣队伍能力。着眼各级红十字会人主动宣传意识不强,捕捉故事、挖掘故事、传播故事能力亟待提升的实际,组织1期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宣传培训班,贯彻总会和省红会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工作精神,探讨建立促进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微信、QQ联动的宣传机制。
5.开展专题网络宣传。配合做好总会和省红会开展的“红十字在社区”、“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主题宣传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等专题宣传,依托网络开展全市5.8世界红十字日主场纪念活动宣传。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依托专业机构逐步开发完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
2.实施“扶贫日”社会公开募捐等网络公益活动,注重线上策划。
3.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4.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2.依托总会红十字网络学习平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全市红十字干部知识管理与能力建设。
3.运用“黄石党建网”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
五、十堰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建设和更新力度,强化红十字宣传力度。
2.联合开展红十字公益专题宣传。充分借力、借智发挥省红十字会网站、市晚报和日报、十堰市电视台、教育电视台作用,加大探索建立红十字公益专栏。
3.打造全市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构建市+县+红十字基层组织试点三级红十字会网络宣传工作体系;由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岗位职责人+县级红十字会构成“微信公众号矩阵”,打造“自媒体平台+网阵+矩阵+朋友圈”的宣传形态。
4.提升网宣队伍能力。积极选派人员参加总会、省会组织的宣传培训班,提高各级红十字会人主动宣传意识,着力捕捉故事、挖掘故事、传播故事,营造红十字传播氛围。
5.开展专题网络宣传。依托网络,按照总会和省会要求,组织做好主题宣传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专题宣传,开展5.8世界红十字日主场纪念活动宣传。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充分发挥市红十字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
2.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开展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依托网络组织积极探索开展项目筹资。
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依托网站公布捐赠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2.依托总会和红十字会开展的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逐步提高红十字干部知识管理与能力建设。
3.运用“十堰市机关党建网”平台开展党建工作。
六、荆州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1.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理念,打造由荆州市红十字会网站+荆州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构成的“红十字自媒体平台”。
2.打造“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借力、借智构建由荆州新闻网、荆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等构成“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联合网易荆州探索建立网上公益专栏;
3.提升网宣队伍能力。组织全市红十字会宣传专干参加总会报刊社、省红十字举办的各类宣传业务培训班,重点就网络宣传进行培训。
4.推进官网官微建设。将荆州市红十字会网站统一移交荆楚云托管运行。网络微信公众号栏目细化,接入支付宝、微信捐赠接口。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依托专业机构开发完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开通救护员微信端报名,微捐赠接入。
2.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开展人道资源动员工作,积极参与“99公益日”众筹扶贫大赛。
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捐赠信息发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扶贫日”面向社会开展网络筹资,全面公开透明。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所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全部注册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平台。
七、荆门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持续推进“荆门红十字”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的联系,形成联动效应。
2.推进荆门市门户网站建设。由于实际情况限制,拟与市卫计委门户网站联合,以政策法规为根本,宣传红十字运动,传播红十字精神。让民众更加了解红十字事业,不断扩大红十字社会影响力。
3.优化“荆门红十字”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增强传播力度,捕捉故事,充分挖掘故事,善于从普通群众身上、从平凡之处寻找闪光点,有意识的深度挖掘,打造典型。增强主动宣传意识,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更大范围地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红十字力量。
4.重视本地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我市在荆门电视台、荆门日报、荆门晚报和荆门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献血日”等重要节庆日做了多次专题报道,专版宣传。广泛深入宣传了红十字核心业务,展现了红十字人的风采。下半年将持续加强主流媒体宣传阵容。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开人道救助相关信息,包括救助项目,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问题。让更多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有效地救助。
2.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向社会公示捐赠方式及账户相关信息,从而获得更充足的人道资源,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登记注册数量,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及时正确注册。志愿活动结束后及时记录志愿服务工时。针对新入志愿者,制定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普及培训要求,提升传播效果。
2.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必然需要,让大家更方便地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具有覆盖面广、便捷的突出优势。同时可以让更多群众了解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针政策,并反馈相关建议。如此,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学习交流,打造全方位、全覆盖、多形式的学习平台,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态势。
八、鄂州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宣传网络红十字新理念
1.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理念,打造云上鄂州+博爱鄂州+官方微信公众号,联合今日头条、鄂州日报(APP)等建立网上公益专栏,构成“红十字自媒体平台”。
2.提升网络宣传队伍能力。强化红十字会人主动宣传意识,定期组织系统宣传培训班,贯彻总会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推进会精神,促进红十字自媒体平台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3.拟联合鄂州广电举办“市红十字楷模”网络评选活动,依托网络开展红十字新理念宣传。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动员和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合作,大力提升互联网资源动员能力。
4.推进官方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加强市红十字会网站平台维护及相关功能开发;优化博爱鄂州官方微信公众号,加强与各地红十字会工作交流;落实创建红十字工作品牌推进会精神。
(二)创新互联网+人道救助新模式
1.结合互联网,依托专业团队开发并完善市红十字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便民服务功能。
2.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人道救助模式,依托网络组织设立相关的公益众筹,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让市民能在网上找得到奉献爱心的平台,并能参与活动、满足价值需求。
3.探索建立网上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服务向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转变。大力开展互联网募捐,加快推进“网上红十字会”建设。依托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器官捐献登记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的功能模块。
(三)加强建设网上志愿服务新队伍
1.优化志愿服务平台管理平台,扩大网络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基数。
2.依托网络平台不断增强人道资源的开发动员能力,学习运用先进理念和新兴技术,创造性、针对性、持续性地开展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在内的各类人道资源动员工作。
3.运用“鄂州市机关党建网”、“鄂州市机关党建APP”等网络平台开展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
九、孝感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开通孝感市红十字会门户网页。力争今年在孝感市政府门户网上开通孝感市红十字会网页。
2.提升网宣队伍能力。联合孝感市中心血站创办“三献”杂志、开通“三献”公众号,让红十字会人增强主动参与意识,主动挖掘典型、宣传和传播典型。
3.开展专题网络宣传。配合做好上级红会组织的“红十字在社区”、“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主题宣传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专题宣传,依托网络开展全市红十字相关纪念活动宣传。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在官网上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实施“9.9公益日”社会公开募捐等网络公益活动,注重线上策划。
3.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4.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2.通过“中共孝感市委组织部”、“孝感党建”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
十、黄冈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黄冈市红十字会网站建设。加强黄冈市红十字会网站管理和运行维护,优化网站宣传模块,及时更新活动信息,加强红十字信息宣传。
2.加强“博爱黄冈”微信公众号建设。优化“博爱黄冈”+“掌上黄冈”微信公众号共享平台,及时更新微信内容,促进各地红十字会工作交流。
3.加强市县信息联动。构建市县红十字信息宣传机制,全方位宣传红十字活动,建设市县红会网站、微信平台联动组织报道,市红会扩大宣传的信息联动机制。
4.提升网宣队伍能力。贯彻总会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推进会精神,强化黄冈日报、黄冈电视台网络链接,提升全市红十字系统网宣队伍能力。
5.开展专题网络宣传。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号专题集中宣传报道,组织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纪念活动宣传。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依托专业机构开发完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
2.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开展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依托网络组织宣传“魔豆妈妈”扶贫创业大赛。
3.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通过网上平台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充分依托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登记平台,积极宣传发动推进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5.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充分依托省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2.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党建、精神文明、法治黄冈工作,加强党建、精神文明、法治黄冈工作网上建设。
十一、随州市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加强市红十字会自媒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随州市红十字会网站宣传作用;
2.加强与随州日报、随州论谈等新闻媒体合作,组建以主流新闻媒体记者为骨干的红十字新闻宣传志愿服务队,扩大宣传范围。
(二)加强网络服务
1.通过随州红十字会网站,开展网上救助申请、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捐献报名工作,方便群众办事;
2.在网站设立公示栏,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优化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增加志愿者会员登记注册人数;
4.运用中国红十字网络平台,做好灾情上报和救灾物资发放工作。
十二、恩施州红十字会
(一)加强网络宣传
1.借助目前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落实“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理念,通过不同宣传板块弘扬宣传红十字精神。要求、引导、鼓励县市红十字会加强主动宣传意识,找准素材、挖掘亮点,积极向县、州、省各媒体、网站平台推送稿件,动员和凝聚更多社会公众关注红十字会,参与和支持红十字活动。
2.与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恩施州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合作、交流,借力、借智,逐步构建“新媒体战略合作网阵”。以红十字品牌项目及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契机,开展专题宣传,大力弘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进一步打造红十字会公益形象。
3.加强州+县的本级红十字会二级网络宣传及工作体系。加强办公效率,提升宣传效果。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1.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依托专业机构开发捐赠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认真做好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管理,逐步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注册数。
2.要求并号召全州红十字系统干部职工自觉加强湖北省干部子线学习平台、总会红十字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提升基层队伍的管理能力。
十三、天门市红十字会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充分利用网络建设我市红十字会形象工程,宣传我市红十会形象,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为推进我市红十字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措施
1.深入宣传,树立品牌,提升红十字会知名度。
一是在“5.8”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期间,开展重点宣传,让我们的活动家喻户晓。二是与天门广电台、天门日报社、试听天门等媒体,搭建好红十字会的信息平台,积极向社会传播红十字会的性质、宗旨,宣传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甚至每一位会员、志愿者都应成为红十字工作的宣传员。通过上下左右联动,形成红十字事业的大宣传格局,有效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知晓红十字会、理解红十字会、支持红十字会的工作,激励更多的公民投身红十字会事业。
2.科学管理,健全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真正能干事创业的红十字会干部队伍。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会员登记数量;
2.运用相关网上学习平台、加强对全市红十字干部的培训教育。
十四、仙桃市红十字会
(一)建设网上红十字会工作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系统落实好网上红十字会建立的各项任务,利用网络建设维护我市红十字会形象工程,加强对我市红十字会工作对内对外的宣传和沟通。充分利用并开拓网络新型宣传途径,传播红十字声音,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二)建设网上红十字会具体工作措施
1.网络宣传。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仙桃市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微信群及仙桃市卫计委网站、江汉论坛,扎实建设我市红十字网上宣传平台。宣传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知识,介绍红十字运动有关基本知识;(2)通知公告,刊载总会、省会、市红十字会非涉密的相关文件、通知及需要公告的事项;(3)最新动态,发布总会、省会及市红十字会最新重要工作动态;(4)典型故事,宣传我市“红十字会故事”及“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等先进事迹及个人;(5)学习交流,报道其他地区红十字先进工作典型事例。并安排专人及时做好网络维护、管理和上传工作,确保网络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2.网络人道服务。一是要求各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促进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二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切实加强网上红十字平台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实名注册登记,确保志愿者招募信息唯一性和可靠;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提高志愿工作效率;实现网络互动,加强与我市志愿者网络社团组织的联系互动,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2.打造“平台推送服务项目,线下自愿提供服务”的操作模式,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效性和积极性,实现志愿服务管理的数字化、人性化和精细化。
十五、潜江市红十字会
(一)工作目的
利用网络建设我市红十字会形象工程,充分利用并开拓网络新型宣传途径,传播红十字声音,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率。
(二)工作措施
1.网络宣传。依托潜江市红十字会微博、微信公众号、潜江市红十字无偿献血服务队微信群、潜江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微信群及潜江市卫计委网站、潜江人论坛,建设我市红十字网上宣传平台。宣传内容设五个子栏目:(1)基本知识,介绍红十字运动有关基本知识;(2)通知公告,刊载总会、省会级市红十字会非涉密的相关文件、通知及需要公告的事项;(3)最新动态,发布总会、省会及市红十字会最新重要工作动态;(4)典型故事,宣传我市“红十字会故事”及“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等先进事迹及个人;(5)学习交流,报道其他地区红十字先进工作典型事例。指定专人及时做好网络维护、管理和上传工作,确保网络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2.网络人道服务。(1)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社区居民了解服务站基本情况、工作内容,促进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2)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3)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网络扶贫献爱心,助力精准扶贫。
(三)网上组织建设
1.优化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1)实现实名注册登记,确保志愿者招募信息唯一性和可靠;(2)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提高志愿工作效率;(3)实现网络互动,加强与我市志愿者网络社团组织的联系互动,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2.利用总会红十字网络学习平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每月定期组织学习,加强红十字队伍知识与能力建设。
3.推广“线上+线下”党建模式。利用网络服务端,及时推送学习内容,方便志愿者党员学习。
十六、神农架林区红十字会
(一)夯实微信平台。按照新媒体宣传理念,加强林区红十字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设,围绕党建及业务工作,开辟新栏目,丰富内容,做到内容更新及时。
(二)强化队伍建设。按照省会、林区网宣办要求,增强宣传意识,提升宣传能力,挖掘“博爱”故事,弘扬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三)推进官网建设。根据林区政府安排,委托林区报社统一建设,加强维护及相关功能开发。
(四)加强信息公开。利用官网微信,及时向社会公布党务政务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讲习所、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干部教育,提升业务素质,强化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