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方案
时间:2018-09-17
(中红办字〔2017〕63号)
为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红十字事业,建设好网上红十字会,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7-2020年,积极开展“互联网+红十字会”行动,持续推动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手段实现红十字会工作升级进步。
——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网上红十字会工作体系。
——各级红十字会全面开展网络宣传,建成总会—省级—市级红十字会三级网络宣传工作体系,构建1+32+N的全国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促进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红十字网络人道服务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全国90%以上的省级红十字会应用互联网开展与易受损群体需求更加契合的人道服务,红十字会各工作领域的线上线下融合深入推进。
——网上红十字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强红十字会组织建设与能力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统筹谋划,长期建设。网上红十字会建设与线下红十字会工作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要坚持网上红十字会建设与线下红十字会改革联动推进、同步协调、紧密契合,实现红十字会工作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完成“互联网+”时代红十字会的转型升级。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把正方向,综合施策,持续创新,不断推进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有机融合,自觉运用改革创新精神统筹谋划,长期建设,久久为功。
(二)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效利用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的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协同运作,减少重复建设。在“统”的前提下,坚持能放则放、宜分尽分,充分激发各地红十字会的积极性,兼顾多元化需求和现实情况。在“分”的基础上,坚持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红十字会系统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红十字会系统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统筹协调。要进一步细化具体项目的建设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区别轻重缓急、先易后难、试点引路,分步实施建设任务,有序推进网上网下业务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三)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落实。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总会党组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按照职能定位和工作需要,分工落实。要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整合业务、优势和资源,加快红十字会工作流程再造,形成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的工作格局。
(四)坚持平稳推进,重点突破。遵循“互联网+”建设运行规律,确保在基础设施和条件最为成熟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取得突破,见到明显实效。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红十字会工作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规划建设中保持足够的预见和柔性,为今后扩展业务、更新技术预留相应空间和接口。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求新,充分用好已有的网络红十字会建设成果,确保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不断提升。
(五)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树立互联网思维,努力做到开门办网,与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公益平台、互联网技术企业及国际组织等相关方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红十字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社会力量,吸纳先进技术和经验成果,推进网上红十字会建设。
三、工作安排
从加强网络宣传、加强网络人道服务、加强网上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开展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由相关部门、单位分工落实具体项目,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形成示范与辐射效应。
(一)加强网络宣传
在互联网上更好地亮出红十字旗帜,发出红十字声音,全面提升红十字会的互联网宣传工作水平,提升宣传工作的精准性、主动性、有效性。
1.加强媒体融合,整合红十字报刊与红十字官网、人道网、中红在线等网络媒体,统筹建设中国红十字会“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扩大和优化红十字传播平台。(负责单位:报刊社、组织宣传部)
2.建设宣传工作“中央厨房”,建设总会—省级—市级红十字会三级网络宣传工作体系,构建1+32+N的全国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
3.建设网上红十字会历史博物馆。(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
4.建设完善网上红十字书屋。(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报刊社)
5.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进网络红十字文化建设。(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各部门、各单位配合)
6.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报刊社)
7.运用互联网开展中国红十字会对外宣传,推进中外红会交流互鉴。(负责部门:联络部)
8.建设和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载体,运用多种新媒体创新技术,开展红十字事业宣传,与网民开展互动交流。(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相关工作)
(二)加强网络人道服务
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推动线上与线下业务工作融合、互相促进,推动互联网在红十字会资源动员、人道服务中的应用,面向社会深入开展网络人道服务,逐渐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红十字工作新业态。
1.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网,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红十字会综合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报刊社,各部门、各单位配合)
2.运用互联网深入开展灾害救援、灾区恢复力建设工作。(负责部门:赈济救护部)
3.深入开展网络筹资、网络捐赠等网络人道资源动员工作。(负责部门:筹资与财务部)
4.深入实施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网络公益工程。(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各部门、各单位配合)
5.运用互联网开展红十字寻人转信工作。(负责部门:联络部)
6.深入开展网络器官捐献登记工作。(负责单位: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7.深入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工作。(负责单位:干细胞库管理中心)
(三)加强网上组织建设
1.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深入开展会员发展与志愿者招募、登记、管理等工作。(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
2.运用互联网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负责部门:组织宣传部)
3.建立红十字网络学习平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加强知识管理与能力建设。(负责单位:训练中心)
4.运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搭建网上党建工作平台。(负责部门:机关党委)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在总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一是承担任务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计划安排和措施,于2017年9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分别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各部门、各单位报送的实施方案,批复相关部门(单位)。相关部门(单位)按领导小组要求组织实施,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三是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网上红十字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020年9月开展工作总结。
(二)保障资源支持。重视资源整合,加大对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的人、财、物投入,支持互联网创新成果在红十字会工作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将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通过红十字会系统选调、社会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强与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围绕网上红十字会发展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帮助红十字会干部树立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素养、掌握互联网技术,培训红十字会网络人才队伍,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示范带动。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推动各地红十字会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本地优势,开展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实践探索,打造富有地方特点、时代特色的网上红十字项目与活动。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红十字会建设网上红十字会的新形式、新做法、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大力宣传网上红十字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引导网上红十字会全面发展。
(四)重视安全管理。坚持网络安全保障和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同步推进,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范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