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备灾救灾中心:以安全运转为保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时间:2019-08-27
“十大”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以下简称“备灾中心”)在总会党组的支持下,在总会各部室、各兄弟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备灾中心以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总会改革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方案,以备灾中心安全运转为保障,围绕主责主业,坚持学习教育活动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同强化,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一)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组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通知》要求,备灾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讲党课、专题研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系列活动。按照上级纪委的要求,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党员通过学习认真对照检查,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树立好共产党员的形象。
(二)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2016年,根据总会转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指示精神,备灾中心党支部制定了《备灾救灾中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作了党员手册、两学一做笔记本,编写了党建小辞典,建立了党员活动室,使“两学一做”深深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确保学习教育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三)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备灾中心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总会的部署要求,组织备灾中心全体干部群众兴起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动员会,编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知识词典和思维导图,制作党建阅览室和院区的宣传标语,更换楼体文化墙和一层形象墙,组织十九大知识竞赛。通过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实处。
(四)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激发党建工作活力。2017年备灾中心党支部总结出了“党建四位一体”和“五学五促”支部工作法,通过制定党建工作全年推进表、月度工作计划,建立周例工作机制,设立党务专员,设立党建意见箱和党建专属档案柜等方式方法促进备灾中心党建工作顺利推进。为做好廉政建设工作,备灾中心党支部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及工作流程,完善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并开展党风廉政月党日主题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党小组学习、党课及网络微学习等形式,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职责担当、廉政意识。
(五)推进特色支部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2018年备灾中心党支部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总会党组、党委的重大部署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为引导党员干部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备灾中心形成了一个党建学习党建工作角,一条党建文化路,一面文化主题墙,一片主题宣传广场。在警示教育月中,备灾中心党支部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讲授廉洁党课、学习违纪案例和中央国家机关警示教育录、制作廉政手册,履行了基层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巩固了四风建设成效,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助力。
(六)多形式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2019年以习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开端,在总会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带领下,备灾中心党支部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参加了总会的主题教育动员会、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讲座、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与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座谈调研,定期组织党建知识答题。在“一条路、一面墙、一个广场、一个展室、一间房”前提下,备灾中心开辟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宣传“主题廊”。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部分内容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深入探讨深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
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2017年备灾中心修订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工作制度汇编》,并根据备灾中心三定方案及中红办字〔2007〕115号文件精神,对各处室的职能、岗位进行梳理,起草了具体的岗位设置及管理的实施方案上报总会。2018年备灾中心梳理了工作制度六大类33项489条内容,完善了重点岗位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点管理,强化了内部控制、合同管理。正式实行了指纹打卡制度,为备灾中心考勤和考核管理提供更加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撑,通过修订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了备灾中心的内部管理。
2019年备灾中心首次实施大物业,将备灾中心安保、保洁、绿化等工作交由物业管理后,不仅减轻了备灾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担,还减少了备灾中心在设备设施维修方面的费用支出,备灾中心的工作环境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8月份,备灾中心完成了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编人员职业年金缴费,保障了员工的基本福利,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贯彻落实总会改革方案,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
2019年备灾中心把总会改革工作方案内容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各处室年度计划抓落实、抓执行、抓考核。根据总会改革方案文件内容对照制定了备灾中心改革工作推进表,实行挂图作战、销项管理,截至6月底,总会改革任务中涉及备灾中心的主责工作8项、辅责工作27项,其中主责7项要求在六月底前完成的已全部完成,达到100%。根据总会改革方案中心制定了2019年重点工作和工作推进表,共21项42条,已完成28条,完成率67%。
四、做好备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人道救助作用
2015年按照总会工作部署,备灾中心在援助尼泊尔地震的工作中承担了救灾物资调拨及报关工作,在连续72小时不间断工作下,分两次完成了2000顶帐篷、医疗救援队补给物资28370件的物资调拨。2016年河北水灾期间,备灾中心迅速反应并发放救灾物资单帐篷600顶及棉被12000床。2019年7月份南方水灾,备灾中心分两次向江西、湖南两省受灾区调运救灾物资棉被7000床、家庭包12460个。
五、实施物资及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
五年来,备灾中心出台了关于红十字备灾库规划管理办法、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红十字物资储备库管理工作细则、红十字物资储备库等级评定办法。解决了以前建设无理念,管理不规范,运行不合理,对资源配置有效利用不高的问题。通过5年的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灾害系统普及,红十字备灾救灾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在几次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科学、高效的发挥了红十字备灾救灾工作职能,成为政府人道领域得力助手。截至2016年8月,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有703家备灾救灾中心(库),按照物资库等级评定要求,总会已评定一级库11家,二级库10家。三级、四级评定由各省自行组织正有序开展。为提高中心库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备灾中心在建立了堆垛标准区、货架标准区、立体库示范区、救灾工作展室的基础上,完善建立了帐篷篷杆标准区和帐篷篷布仓储笼标准区,整个库区形成了6个标准化单元。一个标准化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中心(库)已成为全国救灾系统一张靓丽名片。
六、坚持稳步推进红十字救援队标准化工作
备灾中心近几年致力于认真执行总会在救援队装备、服装、培训、演练、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部署。2016年备灾中心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合作编写了《中国红十字救援队装备通用技术标准》大纲,这项工作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规范化建设项目内容之一,解决了各地购买救援队装备标准统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2019年备灾中心完成了救援队服装标准修订和救援队装备通用目录制定工作,全面提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能力和水平。
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增强对外宣传影响力
(一)建备灾救灾工作展厅,丰富展览内容。2017年备灾中心接待了非洲地区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民政部、中国文联、中国人保、江苏省红十字会等单位来备灾中心交流参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学习,为备灾中心业务工作更好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更好宣传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工作,根据总会领导要求,在备灾中心4号库南边附属用房建立备灾救灾工作展厅,通过详尽的资料,运用图片展览、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展示了救援装备发展的历程。2018年备灾中心备灾救灾工作展厅开展,并完成了展厅参观指南的设计制作工作。开展至今,备灾中心承担展厅参观宣讲工作,接待国内外来宾宣讲达500余人次。
(二)增强与地方政府联系,达成合作共识。2019年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备灾中心与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共同开展了“爱心相伴 救在身边——红十字爱心进校园活动”,双方对进一步开展红十字备灾救灾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等达成合作意向。围绕总会与应急管理部签署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应急管理部签署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备灾中心与顺义消防支队经多次交流沟通后达成合作共识并提出了战略合作方案,就市政供水、备灾中心闲置资产盘活等事宜的协调解决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充分发挥备灾中心作为总会保障基地、红十字历史传承基地、红十字文化交流基地、红十字国际宣传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