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专题 / 辉煌的五年 / 正文

总会组织宣传部:全面推进新时代红十字组织宣传工作

时间:2019-08-27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总会组织宣传部在中国红十字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新时代红十字组织宣传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红十字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中国红十字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制度建设,统筹改进治理结构和提升治理能力。组织起草《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修正案》,制定印发中国红十字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理事候选人协商推荐办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好组织推选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711名代表、协商推荐171名理事候选人和23名常务理事候选人的工作,代表、理事、常务理事中来自社会各领域及基层一线的比例分别达到59%、58%、74%,青少年代表、青少年理事分别达到32名、3名。

(二)推进中国红十字会监事会建设,促进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治理结构。制定《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监事会方案》,争取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指导支持,做好依法增设监事会工作。组织召开6省(区、市)红十字会监事会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市嘉定区组织召开中国红十字会监事会改革工作座谈会,制定印发《关于地方红十字会设立监事会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50余个省、市、县级红十字会依法设立了监事会。

(三)把社区红十字工作放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深入推进红十字会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指导推进各级红十字会和4.7万个社区红十字会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人道救助等工作。总会加入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与民政部联合制定《关于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中作用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国“红十字在社区”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江苏无锡等地好经验好做法,指导推动社区红十字会“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解决好基层人道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指导推动各级红十字会结合红十字工作加强联系服务会员、理事工作,促进会员、理事在红十字事业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服务理事工作发挥理事作用的指导意见》《中国红十字会理事建议工作办法》,协调推动各级红十字会开展“理事办实事”、理事提建议活动。加强会员服务和激励工作,为全国各地4696名个人特别会员、2201名个人永久会员、623个团体特别会员、111个团体永久会员制作和发放奖章(牌),指导推动各级红十字会优化调整和落实会员发展规划,兼顾会员数量和会员质量,结合工作积极联系服务会员、发挥会员作用。

二、加强宣传工作,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宣传工作管理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制定印发总会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总会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总会报刊审读工作办法、总会官方网站信息发布工作规定、总会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加强红十字网络宣传工作的意见、年度宣传工作要点,着力构建和完善党组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全面推进总会意识形态工作,总会党组每半年向中共中央上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报告。

(二)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整体推进中重点发力,加强宣传策划,做大做强红十字工作正面宣传。主动设置议题,对全年宣传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对具体宣传工作进行周密策划,倡导“做功好+唱功好”,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宣传工作统筹联动,指导推进全国红十字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中心工作,突出基层一线,组织中央、地方主要新闻媒体、新媒体对红十字事业进行主题宣传,精心策划“一个人的球队”、“寻找汶川救灾人”等主题宣传,在全社会产生良好反响,大幅度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红十字工作品牌创建,发挥先进典型宣传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凝聚推进红十字会改革发展、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制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品牌管理工作职责,指导推动省级、市级红十字会,在社会效益显著的红十字工作(服务、项目、活动)基础上,打造“光明行”“中山慈善万人行”“微尘”“救在身边”“博爱青春”、“一家一个救生圈”等红十字工作品牌51个。组织召开全国红十字系统创建红十字工作品牌推进会,积极选树宣传杨海燕、“磨刀老人”吴锦泉、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等先进典型,巩固和提升红十字工作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

(四)加强新媒体矩阵等宣传阵地建设,拓展人道传播平台,增强红十字宣传工作力量。以总会官方网站改版、总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完善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红十字新媒体矩阵建设,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建成官方网站769个、微博279个、微信公众号481个、App17个。中国红十字会“网易公众号”荣获“最具影响力政务网易号”奖,入围人民网“群团组织新媒体传播力十强”。加强与中央新闻媒体战略合作,借船出海,拓宽宣传阵地。积极推进6个全国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建设。持续深化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在应急传播、网络宣传方面的合作。

(五)加强网上红十字传播,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相融互促的“互联网+人道传播”工作新格局。制定实施《“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方案》,推进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融合,为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开创新业态、打造新生态、构建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开展人道传播与创新项目,支持指导25个省、市级红十字会打造人道传播创新项目。争取中央网信办等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与互联网公司、传媒机构等合作,组织开展网络人道传播活动、红十字网络公益行动。

(六)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在已建成总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指导推动省级、市级红十字会加强新闻发言人工作,建成了一支包括省级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41人,27个省、自治区的地市级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329人,4个直辖市的区、县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71人的新闻发言人队伍。针对社会热议话题、媒体关注焦点,滚动修订新闻宣传答问口径,以适当形式开展新闻发布工作。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加强各级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

(七)以“治未病”为重点和关键,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和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工作。制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规程》,将“末端管控+源头管控+过程管控”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全面引入红十字宣传工作。总会每季度组织总会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上一季度舆情分析、下一季度声誉风险预判,加强声誉风险源头管控,及时排查和治理声誉风险点150多个,把风险化解在苗头之中。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敏感时期组织宣传部安排双人24小时×7天值班,把好总会舆情管控关口,成功处置“郭美美开设赌场案公开审理”“郭美美刑满出狱”等舆情共50余起。

三、加强红十字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工作,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一)加强学校红十字会建设,深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指导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学校红十字会4.5万个,发展青少年会员1245.5万人。推动各地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高校红十字青年组织网络。激发学校红十字会组织活力,探索中小学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典型模式,开发高校红十字青少年发展指南,完善高校红十字会工作机制。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红十字组织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地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禁毒防艾、伤害自护、健康习惯改善等生命健康教育等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各类人群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资助200所高校红十字会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

(二)加强国际交流,不断提升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国际人道事务舞台上的影响力。中国红十字会“探索人道法”项目和“青春善言行”项目已在北京等12个省和港澳试点开展,已培训同伴教育核心师资700余人,先后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大会上荣获“青年行动奖”。中国红十字青年代表连续两届当选东亚地区红十字青年网络主席、亚太地区红十字青年网络执委。总会连续三年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红十字青年交流营、举办首届全球“青春善言行”项目核心师资培训班、亚太区域人道教育研讨会等,增进区域青年的友谊和合作,展现我负责任大国红十字青少年的良好形象。

(三)红十字志愿服务“按专业、分领域”工作架构基本形成。指导推动全国各地红十字会根据“按专业,分领域”发展红十字志愿者121.9万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9000多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总队、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全国性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先后成立。郭明义、章金媛等一批成为全国道德模范的红十字志愿者典型不断涌现。64个红十字志愿服务典型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组织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持续实施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以服务最易受损人群为目标,培育118个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众多项目获中央文明办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

(四)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和项目化。深入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完善以《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发挥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作用、发挥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单位作用,加强与民政部等的联络沟通,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纳入国家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加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志愿服务联盟,积极发挥中国红十字会作用。推广使用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管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配置志愿服务资源。编写《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案例集》,带动各地红十字会开展富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 

四、加强对地方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工作的指导,促进形成全国红十字系统组织宣传工作“一盘棋”

组织召开中国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各地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工作典型模式、案例、经验,加强对地方红十字会工作的分类指导。制定印发贯彻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安排以及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精神的通知,指导推进地方红十字会改革,协助总会党组审核、批复31个省级红十字会改革方案。推进组织与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组织392名省级、市级红十字会领导干部参加轮训,指导推动地方红十字会按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做好换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