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红十字会: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依法履职
时间:2019-08-28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辽宁省红十字会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总会的精心指导下,落实群团改革和总会改革精神,紧紧围绕辽宁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做到服务大局,依法履职,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从严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辽宁省红十字会党组自觉加强学习,带头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和宣讲,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党校专题培训,举办全省红十字系统干部培训学习。
(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注重抓好党建工作,辽宁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带头讲党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辽宁省红十字会党组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时刻注意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强化制度措施,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创建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支部的作用。以开展“党建+营商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制定了辽宁省红十字会机关干部行为规范,签订“服务承诺”,有力的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二、着重灾害救援,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一)全力做好灾害救援。先后参与辽宁省内的2015年旱灾,2016年葫芦岛市洪涝灾害,2017年“8.03”水灾以及尼泊尔及西藏地震、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救援,筹集并发放救灾物资共价值6100万元,救援灾民22万人。
(二)加强备灾仓库和救援队伍建设。制定《辽宁省红十字备灾中心(物资库)建设标准(试行)》,规范标准,全省建设物资储备库57个,库房总面积达8200余平方米。建设应急救援队伍66支,队员1070人。组织培训498批,实战演练316次,救援各类险情80次。2016年成功组织了中国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联合演练,一名队员参加了斯里兰卡国际救援。
(三)做好应急预案,加强多方合作。2016年,修订完善了《辽宁省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沈阳市红十字会与辽宁省航空运输协会签订了《航空应急救援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签订了《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完善了水陆空一体救援预案。
三、着重民生保障,救助能力稳步提升
(一)坚持对最易受损人群的救助。每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筹集发放救助款物2863万元,有11万户、31多万人受益。坚持开展救助贫困先心病和血液病患儿,救助患儿1462人,救助善款3696万元。建设红十字博爱卫生站8所,在和86所学校建立红十字书屋。全省红十字会开展的各类救贫、救病项目41个,救助资金总额5000多万元。向贫困村高沟村选派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500多户村民实施物资救助,投入20万元资金建设红十字广场和博爱卫生站。对全省艾滋病感染者施行心理支持和困难救助,受益1万多人次。在大学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同伴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核心主持人。
(二)实施红十字家园项目,开展社区服务。在1683个城市社区(达到城市社区60%)和10个农村社区建立红十字家园,以项目为抓手,加强组织建设,参与社区治理,开展人道救助,防灾避险及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以及红十字志愿服务。
(三)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工作。2017年辽宁成为第一批养老服务试点省,5个市为试点城市。开展了养老服务师资和养老服务护理员培训班,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沈阳市开展“物联网+公益”的智慧养老服务,建立了智慧养老指挥中心,与9家养老单位签订了试点协议。抚顺市在7个社区开展养老服务试点。
四、着重生命救助,救护捐献取得突破
(一)强化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应急救护 “五进”,推广“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实施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加强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全省共培训救护师资1.9万余人,672名师资在总会师资库注册。建设总会标准的应急救护培训基地5个。培训救护员22.5万余人。群众性应急演练受益人数达到16039人;辽宁省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分别荣获单项冠军和团体亚军。积极参与大型赛事及大型活动的保障服务,马拉松赛会、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以及大型活动上都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与。
(二)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在提高“有效库容率”与“移植率”方面狠下功夫,严把入库质量关。制定《中华骨髓库辽宁分库志愿者保留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志愿者回家行动,举办志愿者培训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造血干细胞宣传,注重密切与志愿者联系。组建辽宁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参与宣传招募、初筛再动员及捐献者入院期间陪伴关怀等。目前,全省总库容量达到134391人份,共有218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名工作人员成为首批世界骨髓库评审认证员。
(三)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截至2019年7月底,全省累计志愿登记22347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实现器官捐献404例,累计挽救1065个垂危的生命。建立辽宁省眼组织志愿捐献库,有5811人登记志愿捐献眼组织,实际捐献344例,让613人重见光明。辽宁省红十字会建立“辽宁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建立网站,开展祭奠缅怀,有12个市建立捐献者纪念园(林)。
五、着重组织建设,发展基础继续巩固
(一)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全省14个市中有9个市红十字会均升格或配备正局级干部,4个市新增会领导人数。红十字工作由各级党委领导。《辽宁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列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大党委会立法规划。连续三年开展红十字会“十佳县区”创建活动。
(二)做好志愿队伍专业化建设。开展“跟着郭明义——做红十字志愿者”活动,成立辽宁省志愿者宣讲团,举办红十字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班,坚持开展志愿者表彰工作。目前辽宁省注册志愿者7.4万人,评选表彰了326名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858名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00名志愿者获得辽宁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表彰。有7名志愿者、10支队伍和1个项目获得辽宁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最”先进典型表彰,有12个志愿服务项目在总会立项支持。
(三)推进学校红十字和青少年工作。在65所高校和1900多所中小学建立红十字会。辽宁省培养的大学生红十字志愿者任艺,当选东亚红十字青年网络第一届指导委员会主席。与台湾红十字组织签订了青少年交流协议,组织5期辽台青少年夏(冬)令营,得到了国家和省台办的重视,获得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支持。
六、着重声誉管理,政策舆论持续向好
(一)公开透明,增强风险防控。制定了《关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了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的相关制度。结合纪检工作,深入辽宁省各市进行了财务检查和指导。辽宁省各级红十字会依法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公示捐赠信息。建立外部审计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加强风险防控。做到重大事件和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公示
(二)红十字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加强。强化重大节日及纪念日期间,特别是“58红十字博爱周”以多形式、多渠道、突出主题开展红十字会法宣传,展示红十字核心业务、品牌服务和志愿者风采。重视红十字历史文化挖掘和研究,在营口市建立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辽宁省红十字会拍摄播放6集主题宣传片。聘请辽宁男子篮球队队长杨鸣为辽宁省红十字形象大使并设立“鸣基金”,聘请了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大使。编辑出版《红十字运动在辽宁图鉴》及《辽宁红十字会史志》,翻译出版《职业天使—克拉拉·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