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拼出来
时间:2019-11-12
■ 庾日升
中国红十字会“十一大”旗帜鲜明地勾勒了红十字组织未来奋斗蓝图,就是“努力建设更具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蓝图立意高远、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广大红十字人要深刻把握,认真思考蓝图如何绘就。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是靠用心用情做出来的,靠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靠创新创造拼出来的。
用深厚人道情怀增强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组织的精神内核,崇高境界,决定着向心力和战斗力。红十字组织要想增强凝聚力,必须依靠深厚的人道情怀,从价值同向中培植,从目标共鸣中获取,从人心思进中积蓄。
价值同向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红十字会所从事的人道事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事业,真正从内心深处恪守“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牢记“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忠诚热爱这份大爱无疆、德善润泽、恩惠民生的事业。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强烈的人道共识,凝聚强大的人道力量。
目标共鸣就是善于用目标统一思想,激发活力,引领行动,让目标成为红十字人的共同追求,不懈内力。各级红十字组织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善于谋划,确立规划好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用长远目标凝聚共识,用年度目标和阶段目标统一行动,让目标成为大家奔跑的动力、追梦的终点。
人心思进就是善于用好的机制和办法激发红十字工作者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务求把每个人的潜能挖掘出来,效率提升上来,让人人向善向上,激情似火,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红十字组织本来人手就不足,把人的潜能发挥好、积极性调动好尤为重要。
事在人为,倘若人人见贤思齐、人心思进,凝聚力提升则水到渠成,并能永葆活力。
用干事创业成效扩大影响力
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的影响力都不是想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它的底色,卓有成效更能为它增色。
红十字组织要扩大影响力,干事创业为本,卓有成效为上,用情用力在为民造福、奋创佳绩、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为民造福是红十字事业的基调主题,也是红十字事业的本质所在。无论“三救”“三献”工作,还是志愿服务、民生项目,说到底就是济民之危、解民之困、为民造福。各级红十字会应聚焦主责主业,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真正为民排忧解难,红十字的价值感就从此显现,群众就会为红十字鼓掌点赞,而群众的称赞是最大的奖赏、最好的影响力,“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奋创佳绩是扩大影响力的推手和法宝。有为才会有位、才会有影响力,红十字事业更是如此。各级红十字组织必须创新为先,深化改革,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实干为要,履职尽责,创出一流业绩;必须成效为上,成绩骄人,赢得更多奖牌荣誉,用良好的成效扩大影响力。这是出路所在,根本所在,别无选择。
品牌打造是扩大影响力的利器。品牌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经过提炼完善、证明切实有效形成的,往往会成为一项工作或一个组织的“代名词”,其作用事半功倍。红十字工作特性决定了更需要打造品牌,借助品牌压实工作责任,提供工作示范,谋求工作成效,扩大工作影响。如红十字博爱家园、网络众筹扶贫大赛等品牌就很好。各级红十字会可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以此扩大自己影响力。
用彰显公平正义打造公信力
公信力是红十字会的独特优势,是红十字的金字招牌。红十字人要倍加珍惜,真心爱护,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回应关切,把这个独特优势维护好、发挥好,提升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首先,公信力在公平公正中显现。红十字人要以博爱胸怀、人道情怀、毫无私念地公平公正地做好每件事,让人心悦诚服,经得起检验,切实取信于民。就拿救助来说,一定要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困难群体上,用到切实需要的群体上,雪中送炭,不能凭个人情感好恶,不能优亲厚友,更不可徇私枉法。
其次,公信力在规范透明中显现。规范是指制定政策、出台方案、实施项目、处理事务等必须“中规中矩”,与法律法规、上级要求相合,与民众期盼相合。透明是指把相关的人、财、物通过公告、网站等途径及时公开、接受监督,让事情全程透明,在阳光下运作。对公众来说,红十字会涉及的人财物较多,也较敏感,透明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最能显现公信力。
再次,公信力在回应关切中显现。虽然各级红十字会已经在工作中注意到了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可能有些公众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回应,心平气和地说清来龙去脉,打消公众疑惑。面对少数恶意诋毁红十字会公信力的声音,要敢于发出正义之声,澄清真相、正确引导,千万不可沉默不语。公信力与“毁树容易栽树难”同理,要毫不含糊、一点一滴维护。
(作者系安徽省马鞍山市红十字会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