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奉献,汇成星河
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会战“疫”侧记
时间:2020-05-22
汪辉 李京儒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有这样一群人,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不惧危险,坚守岗位,汇聚点滴爱心,支援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科学防范,在疫情之中筑起一道红色防线……他们是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人。
截至4月30日,郑州市红十字会接收疫情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31,449,957.83元,其中捐赠资金19,779,001.67元,捐赠物资价值11,670,956.16元;支出疫情捐款19,698,495.67元,占接受捐赠资金的99.59%;捐赠物资全部按照捐赠人意愿送达抗疫一线。
市红十字会:严格要求自己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份郑州红会人的默默坚守和付出。每一个郑州红十字人,都以冲锋一线的姿态,严格要求自己。
为第一时间发挥捐赠款物的作用,市红十字会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对捐赠意向明确的定向捐赠,经认定后由捐赠方直接将捐赠物资送达受赠单位;对于非定向捐赠,及时报市指挥部统筹调配。同时主动接受郑州市审计局、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跟踪审计和现场监督,加强对捐赠款项分配、拨付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为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市红十字会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通过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时发布接受捐赠方式,坚持每天公示捐赠收支情况。
市红十字会还通过广泛报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信息,在社会上形成良好氛围。一笔笔捐款,一车车物资,鼓舞了抗疫斗志,坚定了抗疫信心,保护了抗疫战士。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3月18日起,市红十字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强信心”活动,积极为爱心企业和个人代表送去口罩、感谢信,帮助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的难题。
捐赠者:他们这样表达爱
近日,市红十字会发出《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爱心捐赠者的感谢信》,向全市各爱心团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1月27日,市红十字会收到第一笔来自上街吴智夫中医诊所的2万元捐款。自此,来自公众的爱心捐赠源源不断。
河南正弘九如实业有限公司捐款1000万元,这是截至目前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100万元,泰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河南正商龙湖置业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
来自青海省化隆县的回族同胞和青海省循化县的撒拉族同胞,他们在郑州经营拉面餐饮生意,利润微薄,却分别捐赠13600元和10000元。
中原区爱心人士梁花,去年3月向市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用于助学和助困;疫情发生后,在家人捐款10万元后,再次捐款10万元。全市成百上千的大中小学生纷纷捐出压岁钱。河南工业大学31名学生捐出特殊班费547.74元。
一件衣服穿了20多年,但一次就拿出节约下来的10万元,毫不犹豫地捐给疫情防控工作。这是88岁的市发改委离休老党员罗荣昌的初心与爱心。?
为方便公众捐款,市红十字会紧急开通微信捐赠入口,广大爱心网友纷纷伸出援手,截至4月30日,网友通过微信捐赠抗击疫情专项善款达139867.11元。
志愿者:逆境中最美的风景线
1月28日以来,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开上宣传车,走上街头,将防疫常识搬上显示屏、编成顺口溜,来回播放。2月27日,在河南省疫情防控第十八次新闻发布会上,他代表全省志愿者介绍了科学助力防疫的经验。
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和服务团队,他们积极响应市红十字会号召,主动放弃假期、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自觉融入社会疫情防控大军,挑起疫情防控社会责任。
疫情发生后,郑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队员们穿上防护服,背上喷雾器,在负责人李志鹏带领下,深入132个社区、企业、单位、学校进行义务消杀,出动车辆362台次、志愿者920人次,消杀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0万余人。2月25日,李志鹏带队前往湖北黄冈,为疫区医院运送新冠核酸检测仪。
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发起捐款、捐物资价值30余万元,带领志愿者长期值守社区抗疫一线,为社区居民开展测温、消毒、送快递等服务,先后组织5批次100余名志愿者献血。
疫情期间,志愿者义务搬运防疫物资,搬运物资15000余件,重达近50吨。11支志愿服务队311人次志愿者自发辅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登记、测温,为居民买菜、送快递等服务。
“我们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你们都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市红十会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