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坚守”诠释奉献

记抗疫阻击战中的陕西省安康市红十字人

时间:2020-06-05

安红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全力做好捐赠款物分发管理使用、科学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他们,是陕西省安康市的红十字人。 

“老兵”的坚守

“儿子发烧全身抽搐,已经晕过去了。”2月21日晚7时刚过,妻子在电话中哭诉,接到电话的秦川,强忍着眼泪安慰妻子。 

秦川是汉滨区红十字会的一名党员,女儿9岁,儿子1岁零3个月,妻子经常下乡开展扶贫,防疫战打响后,他被抽调到市红十字会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家里的事务都扔给了年弱多病的父亲。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作为党员和红十字会的一员‘老兵’,我必须得坚守岗位!”秦川主要负责全市红十字系统接收、分发物资的报表统计工作,每天要汇总市县区红十字会物资收发情况,并报送给上级红十字会、民政、指挥部等单位,并在网上公示。为保证数据不出一点差错,战“疫”期间,他几乎天天熬夜,加班加点。

“我一定要把这个事办成”

薛朝娣是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平时负责财务工作,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她担负起社会捐赠资金的接收工作。面对大量的捐赠电话,薛朝娣每天与银行、省红十字会、指挥部、卫健委等单位对接,对资金信息进行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抗“疫”期间,她一共接收资金1200余笔,公示资金21次,先后给32个单位办理拨付资金600余万元。 

1月29日,老挝华侨李先生在当地购置口罩定向捐赠给市红十字会。“接到电话时,我很感动,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事办成!”

为了这批物资,薛朝娣先后协调联系省红十字会、云南红十字会、昆明红十字会、老挝捐赠方、市委统战部以及物资接收等十余个单位20余人,涉及清关手续、仓单、发票、合格证等一系列材料,4天就将物资顺利交给受赠人。

“能发挥作用,我感到非常荣幸”

“你直接把车开进来,我马上到库房等你!”正月初七晚10点过,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张艳萍刚把2岁多的孩子安顿睡下,就接到建工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捐赠的120桶消毒水抵达安康的电话,立刻起身去库房。半夜找不到人卸货搬运,张艳萍和司机一起卸货、验货入库,卸完入库最后一车消毒水已经凌晨1点过。

疫情期间,作为办公室主任的张艳萍手机就没“消停”过,除了做好本单位参与联防联控本职工作外,她还担任募捐工作的总协调者,既是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红十字会)社会捐赠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对外联络员,又是库房管理员、货车司机,还是信息统计员、宣传员。此外,她还组织捐赠仪式20余次,颁发捐赠证书200余份。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党员,在关键时刻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我感到非常荣幸!” 

志愿服务路上兄弟情深

“哥,先擦把汗再吃饭吧。”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汪春晓把毛巾递给刚卸完货满身大汗的袁谅说。

这是“弟弟”汪春晓对“哥哥”袁谅常说的一句话。汪春晓和袁谅是在市红十字会库房帮忙时结识的志愿者,每天在一起接收、整理、搬运物资,慢慢成为无话不说的兄弟。 

2018年寒假,大学生汪春晓到市红十字会进行寒假见习工作,疫情暴发后,他重新回到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特长,第一时间为红十字会做了捐赠海报,并帮忙接收搬运物资。 

一次,因为包装原因,一箱高浓度84消毒液泄漏了,眼看就要流淌到酒精存放区,汪春晓迅速上前,把泄漏物资抱离现场,虽然裤子被腐蚀了,却成功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袁谅是一名退伍军人,常年参加公益活动,先后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活动。2月1日,袁谅刚从西安回来就主动请求到市红十字会当志愿者。

疫情初期,袁谅全天驻守在库房,几乎一个人包揽了物资装卸、搬运工作,常常汗流浃背、满身污渍,而他对此毫不在意,仍是干劲十足。“疫情防控起始阶段,多亏有袁谅一直在库房坚守!”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赞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