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具体可以做点什么来保持心理健康?

时间:2021-03-31

疫情期间,我们也要做好心理防护,以下几条建议供参考: 1. 照顾好自己,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危机发生,常使人手 忙脚乱,胡思乱想。我们需要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尽量保 持生活的稳定性,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 鲜水果蔬菜摄入,将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煮熟后再食用,并保 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保持充足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这是我们能 有效处理危机的前提条件。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从春节前后开始,假期的时间大大延长,且因 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多数人都需要长时间居家生活,外出被严格限制, 跟外界交往大量减少。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容易出现作息、饮食不规 律等问题。目前,虽然疫情防控逐渐进入常态化,大家可以适度外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逐步复工复学,但仍有很多人不能回到正常 的生活节奏,而一旦睡眠、饮食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情绪问题,如 焦虑、愤怒、恐慌等。这些负面情绪的增加,也让很多人较难回到正 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 2. 适度了解新冠病毒及疫情相关信息。当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 我们很容易从手机上得到各种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层出不穷,这种“爆 炸式”的信息轰炸有时不利于我们的情绪健康,接受到的信息越多越杂, 可能越容易让人焦虑,此时就要适当地把手机放一边。我们可以每天 定时查看手机新闻,或者只关注最权威的官方发布的信息,而不是每 时每刻都在“刷信息”。

 3.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在减少外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在家中适度活动。 可酌情选择居家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阅读:可缓解 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写作:可写下自己的压力以及生理、 心理上的烦恼。 此外,我们一定知道平日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并 执行。例如,玩一些小游戏,做做深呼吸,泡泡热水澡,做做家务, 重新装扮家里的气氛,和朋友、家人聊聊天。总之,找出可以转移注 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 在逐步可以外出的情况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期间 做好自身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等,与人交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可以去人员较少的地方做一些体育运动,如慢跑等。 

4. 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疫情带来的压力有可能让我们长时间处在有压力的情绪中,这时,我们的思维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与以往比,我们的想法会更狭 隘、更单一,更容易钻牛角尖,或陷入恶性循环。此时,我们可能没 有办法像以往一样,做出客观、理智的决定,而通常会因为信息的有限性和情绪的主观性,做出冲动的、局限的决定。这时,我们要避免 做出人生的重大决定,要更多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在相对 平稳的状态里。

5. 传递积极信息 负能量最容易传染并且蔓延,应该使自己注意积极信息,保持积极心态,向他人传递积极的信息。个人的积极态度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强力支持,也是对家人、朋友、身边人的有力支持。 

6. 做好个人防护面对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如果出现早期的症状,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困难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状, 比如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等,可到定点医院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