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经历疫情后,我们可能会出现哪些严重的 心理问题?

时间:2020-09-03

根据以往的经验,重大事件过后,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会有明显 增多的趋势,比如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美国的“911 事件”等等,这些事件过后,受影响人群的应激障碍和焦虑症的发病 率明显上升。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 是历史罕见的。

疫情后期,三类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第一类是应激障碍,第二类是躯体形式障碍,第三类是慢性焦虑障碍。 应激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 是我们对严重躯体或精神应激的反应,常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消退,一 般不超过一个月,疫情之下,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个体易感性和应对能力在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及表现的严重程度方面有 一定作用。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有很大变异性,但典型表现是最初出 现“茫然”状态,表现为意识范围局限、注意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 定向错误。紧接着这种状态,是对周围环境进一步退缩,可达到木僵 的程度,或者是激越性活动过多,如逃跑反应等。在本次疫情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人要想方设法逃离疫区。也常存在惊恐性焦虑的植 物神经症状,比如心跳快、出汗多、脸发红等。症状一般在受到应激 性刺激或事件的影响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一般持 续数天可缓解。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 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等症状;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将会迅速缓解,比如很多人被隔离观察,或因确诊新冠肺炎而被隔离治疗, 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但一旦解除隔离状态,可能这种应激反应也会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状也往往在 24 - 48 小时左右开始减轻。一般急性应激障碍愈后较好,疫 情过后,基本能自行缓解,症状表现特别明显时也可以进行心理危机 干预或短期药物治疗。另一种应激障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对疫 情的延迟或延长反应,人格特质或既往有神经症性疾病的历史等易感 因素可降低出现这类综合症的阈值或使其病情更重。典型的症状包括: 在“麻木”感和情感迟钝的持续背景下,不断地有闯入的回忆(我们 称之为“闪回”)或梦中反复再现疫情相关的创伤,与他人疏远,对 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使人联想到疫情创伤的活动和 情境。一般而言,有可能使患者想到疫情创伤的线索都是害怕和回避 的对象。偶尔可见戏剧性的急性暴发恐惧、惊恐或攻击,这些由一些 突然唤起的对疫情创伤或原来反应的回忆或重演的刺激而促发。通常 存在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症状,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失眠。 焦虑和抑郁常与上述症状并存,产生自杀观念也不少见。另一个使情 况复杂化的因素是过度饮酒和服用药物。本次疫情已经持续半年左右,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潜伏期从几周到数月不等,疫情后期是此病的 高发期。目前治疗可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二者结合,推荐的 治疗方案是心理治疗加部分药物治疗。

第二大类是躯体形式障碍,这里特指和本次疫情相关的,由疫情 心理创伤引起,临床表现可为各种疼痛(如头痛、胸痛、腰痛、甚至 是全身疼痛)、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反酸、胀气)、性功能障碍、假性神经症状等等,但其临床表现与临 床检查结果不相关,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担心,并可出现疑病性 解释,患者可能会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正常的结果和医生的 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如明明检查后排除了新冠肺炎,但患者 还是不放心。症状往往持续 6 个月以上。其治疗也包括心理治疗和药 物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逐步了解其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 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 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正常的评估,常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暗示性心理 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在于解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 郁情绪。也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等,对部分症状可能 有改善作用。 

第三类是慢性焦虑障碍,一般是持续 3-6 个月以上的焦虑症状, 大部分是 6 个月以上,表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如担心、紧张、惶恐, 可以是对象不固定、安不下心来的;也可以是有对象的担忧,比如等 待性焦虑,担心自己的健康,担心家人,是有指向性,有一定的现实 基础,但与现实不符;还可以表现为运动性不安,如坐立不安;或植 物神经兴奋,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 汗淋漓等;或是副交感神经抑制,表现为胃口变差,消化吸收功能减 弱等,也可以表现为过分警觉,如惊跳反应,或注意力不能集中、难 以入睡等。治疗方法也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放松或松弛疗法有 利于缓解慢性焦虑症状,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伽等原理与之 相近,疗效相仿。慢性焦虑障碍患者,往往在疫情中经历过较多的生 活事件,疫情结束后还会担心疫情的影响在继续,总担心结局不妙。在过分警觉的状态下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产生错误感知或错误评 价,常会有草木皆兵或大祸临头的感觉,如稍有发热或咳嗽,就担心 新冠肺炎卷土重来了,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可尝试使用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