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 正文

推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内涵式发展

时间:2020-09-11

近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从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志愿服务、传播人道理念、增进交流合作、加强阵地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这对红十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通知出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内涵式发展,笔者认为需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意义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学校红十字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工作,可以助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开展红十字工作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历史经纬、价值维度、时代高度来全面、准确地认识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论述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坚持把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推进红十字会改革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红十字工作育人作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和博爱心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着眼“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调研指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学校红十字工作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精心组织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红十字活动。注意培养一批红十字青少年骨干,培训一批红十字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吸引更多青少年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引导、支持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策划和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夏(冬)令营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内报刊、网络等宣传阵地作用。将中华民族孝慈仁爱传统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原则相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播红十字精神相结合,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根植于广大青少年心中,使崇德向善、乐于奉献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中小学侧重对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学意识。在高校提高青年对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程度,在倡导自愿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参与捐献活动,并积极探索将自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初中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烟草、远离毒品等健康教育活动。加大投入建设博爱校医室,建好用好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人道主义教育基地、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等阵地。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国际国内红十字青少年交流活动,增进青少年友谊与合作。

此外,“红十字模范校”评选曾经是红十字会与教育部门合作的典范和名片,建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重启“红十字模范校”评选活动。通过梯次开展国家、省级和市级“红十字模范校”评选,一方面,可以使红十字工作有更多抓手,学校红十字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开辟更多阵地、拓展更大空间。

建立健全齐抓共管机制,加强对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

加强各级红十字会、教育部门对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把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机制。

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学校红十字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形成全社会努力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担任学校红十字会会长,带头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带头参加学校红十字活动,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学校红十字工作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学校红十字工作内涵式发展。积极发挥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激励机制,动员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总结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推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典型模式、优秀红十字青少年会员、志愿者,强化典型引领,发挥示范带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良好氛围,形成推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合力。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从各自不同角度和层面,切实担负起各部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是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内涵式发展的重大契机,各地红十字会应把握机遇,及时总结经验,勇于开拓创新,主动研究新方法,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作者:张春中 山东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