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专题 >> 红会改革纵横谈 >> 正文

创新方法 锻炼队伍

时间:2019-12-31

■  蔡伟中

2019年,福建省厦门市红十字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群团改革精神,围绕深化服务,大胆探索工作创新思路,取得一定成效,为下一步全面启动厦门市红十字会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制度构建、机制动力和组织文化力量等方面的准备。

强化党建引领,形成红会工作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大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机关、社会团体、大中专院校、主流媒体、大型民营企业等的战略合作,构建红十字会立体合作矩阵,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借势借力谋发展。

一是与市直机关党工委合作,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化发展。通过借力市直机关党工委,组建市直机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成立11支以党员为主体、为模范表率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分队,并逐步拓展到其他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搭建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二是与资源平台单位党建共建,推动红十字工作平台化发展。与厦门市气象局签订党建工作协议,搭乘全市气象科普教育大平台,将其打造成全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体验馆,扩大了红十字生命教育的影响力。

三是与社区大党委深度融合,推动红十字服务社区化发展。主动融入社区大党委建设,与社区党委共建,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人道救助、备灾救灾等社会化服务导入社区,成为社区党建特色元素,成功地打造了红十字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聚焦主职主责,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高度重视依法履职履责,积极推动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应急救护培训体制创新。转变工作思路,按照“市区共建,资源共享”指导思想,探索构建“中心+基地”的应急救护培训建设模式。遵循“建立开放化、社会化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的谋划思路,厦门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向厦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提交了书面报告,取得肯定和支持,明确财政全力支持与厦门医学院共建国家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指导思明区红十字会巩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打造集教学、训练、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协调指导集美区、湖里区红十字会建设的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年来,市红十字会初步构建了应急救护培训体系。

二是壮大应急救援力量模式创新。积极整合平台资源和外部力量,从推广普及应急救护培训入手,不断强化红十字会群众性应急救援力量。与市直机关党工委等单位联动,建立市直机关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确保红十字应急救援力量能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灾主战场,逐步构建与政府应急救援体系联动的群众自救互救安全网络体系;联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建设闽台中心渔港红十字救护站,成立红十字海上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配合海洋与渔业部门,为海峡两岸渔船民提供红十字应急救护和人道救助服务。

三是人道资源动员方式创新。为落实厦门市委市政府“爱心厦门”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红十字爱心小书包”公益项目,首次结合使用互联网筹资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联合厦门市委文明办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综合运用新媒体、自建信息化平台和主流媒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宣传社会正能量、促进农村和外来子弟的教育方面发挥了作用。

四是业务拓展方法创新。相继与厦门市人社局、厦门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日报社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深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参与推动无偿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遗体和器官(组织)、加强人道宣传、队伍建设等多维度战略合作。每拓展一个合作单位,就地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让红十字符号系统深刻地嵌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动出击的工作局面。

围绕服务群众,推动信息化创新治理

厦门市红十字会依托全市统一大数据平台,打造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数据、优化业务、再造流程,平台功能覆盖红十字会惠民便民服务、全组织信息联动、公共决策支持等领域。

一是服务群众创新。将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申请、在线捐款、捐赠公示、“三献”登记、志愿者服务等功能全部纳入移动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提升办理流程,实现红会服务掌上办,提升了厦门红十字服务工作效率和水平,方便了群众、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红十字会事业中来。

二是移动管理创新。面向全市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的移动管理平台,实现动员、传播、审批、公示、互动、追踪、反馈等系统性功能,大大提升管理、服务和响应效率。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收入和使用等管理及工作情况,并规范了支付渠道和模式,实现红会捐赠信息掌上看,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回应社会热点关切,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

三是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创新。采集、标记和整合全市红十字大数据资源,将市、区、镇(街)、社区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应急救护救援力量和资源等,逐步纳入统一服务平台,为社会公共创新治理引入红十字会力量奠定大数据基础。

加强内部建设,推进组织文化创新建设

工作创新的底层动力来源于人,因此,不断加强内部组织文化建设,打造一支创新动力强劲、富有干事创业热忱的干部职工队伍是一切工作创新的基础。

一是制度建设创新。以办公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目标,首次在内部搭建起OA办公系统,启用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大胆梳理和提升各项业务流程,建设权责清晰、协同配合、在线监督、高效运转的工作制度,构建了组织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二是激励机制创新。将红十字宣传、人道资源动员等指标纳入部门和干部考核制度,将其明确为每个红十字会人的基本职责,形成各部门争先创优的发展格局,汇聚成组织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三是精神文化建设创新。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深化理论学习和研究,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干部全员学习、争先进位,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开展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红十字青少年知识竞赛、“与人道同行”演讲比赛和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大节日活动;2019年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全市红十字系统开展庆祝活动,激发团结奋进精神。

下一步,厦门市红十字会要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道资源动员新路子、新方法;强化工作指导和组织动员,最大程度地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要不断推动干部队伍创新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工具、新方法,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队伍。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