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美,村民生活变好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红十字会攻坚脱贫侧记
时间:2020-11-20
2017年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开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黎平县红十字会积极发挥作用,立即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瞄准重点、精准施策、专项帮扶”的攻坚方案,及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前往敖市镇应样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
两年来,县红十字会帮扶全县多个村庄“脱贫摘帽”,越来越多村民对村庄的未来充满希望。
完善村庄建设,让村民更安心
县红十字会干部作为“第一书记”进入应样村,第一件事是给应样村“把脉”。
为了尽快找到应样村贫困发生根源,“第一书记”逐一入户摸排核实,及时掌握村民情况。全村4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共有133户5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18人、残疾人22人,其中二级以上12人。
县红十字会入驻应样村之后,充分调动村党员积极性,经常与村党支部交流沟通,鼓励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县红十字会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在应样村四个自然寨共修建4座蓄水池,在全村打造水管网,让村民放心用水。实施农村电力提升工程,将南方电网引进村,改造老旧线路。全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在各村组安装广电网、无线网络,提升通讯质量。
此外,县红十字会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实施太阳能路灯项目,与村两委共同安装68个太阳能路灯,还修建了2座便民桥,村里的路亮了,村民心里更踏实了。
县红十字会在村达冲自然寨建设了900平方米文化广场,同时争取到由省红十字会和澳门红十字会20余万元资金,用于修建另外3个自然寨的博爱文化广场。同时,县红十字会在村里新建4个垃圾焚烧池。有了文化广场,村民生活更丰富多彩,建了垃圾焚烧池,村庄更干净美丽了。
多项帮扶举措,让更多人受益
2019年,县红十字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高屯街道盎寨村投资40万元建设“博爱家园”,帮扶当地生龟养殖、竹鼠养殖产业和反季节辣椒种植基地,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
县红十字会将博爱家园“生计发展”项目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支持项目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县红十字会已发放生计资金100余万元,直接资助贫困户85户,帮扶种养殖户16户,直接带动周边210户困难群众增收,为全县脱贫攻坚贡献红十字力量。
在省、州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县红十字会落实中潮镇上黄村和兴隆村的泥鳅养殖和绿壳鸡蛋养殖项目,各获得53.3万元和57万元项目扶持资金。两个村以合作社的方式,拉动了脱贫攻坚胜利实施。
经过县红十字会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杭州市红十字会以及杭州下城区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会、州红十字会积极沟通对接,为黎平县投入185万元援建项目资金,实施多个产业帮扶项目。
县红十字会开展走访慰问贫困群众600余户,2300余人受益,发放慰问物资共计30万余元。开展助学活动,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救助贫困学生87人和贫困残疾家庭困难群众19人,累计救助金额达20万元。开展大病救助申报工作,积极为患白血病的汪宇香、赢啟瑜等4名家境贫困儿童申报小天使基金救助金资助,每户3万元。
在县红十字会努力下,敖市镇应样村2019年脱贫2户5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27 %,2020年脱贫3户7人,全村实现贫困发生率零,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