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五位一体”构建应急救护培训总体布局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实践与展望

时间:2021-01-19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红十字会坚持以公益性培训为主导,将救护培训作为一项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构建“一队伍、二品牌、三宣传、四阵地、五结合”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五年来,累计培训救护员8945名,普及培训85993人。

强队伍,提升应急救护师资战斗力

2016年9月,衢江区红十字会成立应急救护师资服务队,主要承担红十字文化宣传与救护培训工作。目前,师资服务队成员已达90多人。为提高业务能力,区红十字会分批次安排队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师资骨干培训班,组织参加省红十字会举办的一级师资考试,开办二级师资复训班。建立激励机制,每年布置培训任务,对完成任务的师资给予物质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者予以表彰,并通报主管部门。每年召开师资工作会议,更新知识、规范管理。在2020年年初举办的衢江区志愿者工作会议上,5名师资骨干荣获2019年度“衢江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服务队优秀师资”称号。

创品牌,提升应急救护培训竞争力

经过五年努力,衢江区红十字会成功打造了“红十字万千培训活动”和“雪红工作室”两大品牌。

2016年6月,为统筹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衢江区红十字会与区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红十字万千培训活动”的通知》,在全区各中小学启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2016年完成教育系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8975人次,培训救护员1351名。此后,“红十字万千培训活动”成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教育系统中的响亮品牌。2017-2019年,共普及培训30421人,救护员取证培训3268人。

2018年5月,衢江区红十字会建立了“雪红工作室”。该工作室由一级师资杨雪红负责,其他师资协助开展工作。工作室以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服务阵地,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民一年内在工作室累计完成16个学时并通过考核,便可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招满20名学员,即可获得上门培训服务。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4000余人取得救护员证。此外,工作室还承担救护培训进农村、进社区的重任。

抓宣传,提升应急救护培训吸引力

一是抓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间节点进行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和主题宣传;二是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开展现场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开展“你学救有礼·健康护着你”广场公益活动,“康养衢江,‘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广场公益宣传活动,“衢州有礼·人道微笑”——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启动仪式暨应急救援技能展示大型广场公益活动以及其他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雪红工作室”的事迹被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市红十字会举办的文艺汇演中演出。三是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大力宣传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宣讲自救互救、防灾避险知识,展示成功施救案例。《今日衢江》每年在“五八”世界红十字日推出专刊,宣传应急救护培训知识。联系各级电视媒体报道先进典型,救援队员勇救快递小哥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建阵地,提升应急救护培训影响力

衢江区红十字会积极打造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小院、衢鄞红十字“博爱之窗”,进驻乡村文化礼堂,通过这四大阵地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与体验活动。

2016年,衢江职业中专建立了全区第二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区红十字会联合学校启动应急救护培训家校联动活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接受普及培训,高二高三学生接受救护员培训。在村(社区)建设“红十字小院”,每个红十字小院由宣传展板、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点、爱心屋、爱之声等四部分组成,多种形式普及红十字运动和救护知识。

2017年,区红十字会利用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项目向区科协申报科普项目,获得3万元科普经费,建立了区本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2019年,衢鄞两地红十字会探索建立“博爱之窗”项目。“博爱之窗”是一处集宣传、服务、培训、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宣传阵地,在2020年夏天开办的“博爱夜市”中,救护师资轮流为市民普及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家庭应急救护常识,深受市民喜爱。

2019年3月,衢江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委宣传部共同启动“健康衢江·‘救’在礼堂”红十字应急救护百村培训活动,把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纳入衢江区“百场文化宣传进礼堂”和乡村振兴讲堂试点创建暨“百个村社联动、千名干部联讲、万名党员群众联学”大轮训活动中,实现应急救护培训在乡镇层面全覆盖。

重结合,提升应急救护培训生命力

一是与“健康衢江”建设工作相结合,将乡镇应急救护工作纳入健康衢江考核。衢江区红十字会主动与乡镇对接,把应急救护培训结合到党员活动日、组团联村、村民代表大会等时间节点上,帮助此项工作不失分。二是与“五水共治”工作相结合,为乡镇一线治水人员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治水剿劣·五员培训”活动,225名生态指导员接受培训。三是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通过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四是与“活动新衢江·康养大花园”建设相结合,联合区直机关工委,在全区各部门开展“学救机关行,助力康养城”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有1000余名机关干部参与培训,其中496人取得救护员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衢江区红十字会将积极参与“重要窗口”建设,严格规范管理,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打造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对救护培训基地场地重新选址,建设至少能容纳50人的培训教室和体验场地,设置独立办公场所,配齐教学、办公设备,突出红十字元素。

二是规范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在现有师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考试评定、发证、教研、改进及学员管理、回访反馈等一系列内容严格管理,做到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有效把控。

三是坚持服务群众的理念。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快适应社会发展,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改进救护培训工作,使救护培训工作更有效、更持续发展。

四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救护培训。“红会通”APP是衢江区红十字会正在测试并重点打造的一款手机软件,通过在APP上开设救护培训精品课程,实现“线上学理论,线下学操作”,满足公众个性化培训需求。将会员、志愿者、应急救护师资集成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