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红”流汇岭南
——广东省“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先进事迹综述
时间:2021-03-26
日前,广东省11个单位和组织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包括3个城乡社区、3所学校、3个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及2家企事业单位,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佛山铁军社区、广东理工学院、陈绍常基金会等单位榜上有名。
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清远市英红镇锦田村,随处可见红十字工作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社区、乡村、医院,他们为帮助贫困户、孤寡老人、大病患者解决困难而奔波忙碌,是老百姓最信赖的“贴心人”。
2016年,锦田村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成立。4年来,该村先后建设了博爱卫生站、备灾救灾仓库和志愿者活动室等硬件设施,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救护、应急救援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面向医护人员开展医疗卫生和健康知识培训,为锦田村小学学生、村民开展心肺复苏、应急救护、水上应急救援等实操示范活动,提高学生、村民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乡村应急安全建设。
此外,村红十字会还重新维修了锦田小学操场,将其建设成为防灾避险场所;完成锦田村自来水改造工程,让全村村民都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援建路灯设施,在4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太阳能路灯;拨付10万元生计资金入股英红镇锦田蔬菜专业合作社项目,带动贫困村民发展蔬菜规模种植,提高村民收入。同时,每年捐出1万元分红用于救助孤儿、五保、低保、残疾、贫困户以及有重大疾病的村民。
与锦田村情况类似,随着人道事业发展,志愿服务的力量逐渐被大众知悉,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志愿者,如河流汇入大海,又化作雨滴滋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珠海,一支成立11年的年轻志愿服务队伍——珠海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协会以49个志愿服务基地为载体,带领21支志愿服务队伍逾2.66万名志愿者,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敬老助残、救护培训、心理疏导、导医导诊、义教课堂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投身抗疫、救灾、山野搜救等应急救援行动。
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组织从最初的12个人发展成拥有16支志愿服务队、1284名志愿者的庞大队伍。20余年来,组织了10万余人次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总时长超42万余个小时,受益人数近130万人,成为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的志愿服务组织……
一个个数据表明,志愿服务令更多人收益,也令社会更美好。
全心关爱青少年
潘翠环是广东省清远市英德中学的高一学生,患有心脏病。因家庭贫困,家中共有兄妹6人,一家人的生活费和孩子学费都指望着家门口那片不大的菜地。因此,她一直没有机会进行手术。
前些年,陈绍常慈善基金会联合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中医院共同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进行筛查,潘翠环终于得到了一个免费治疗的机会。“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像陈绍常先生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获助后,她表达了感激之情。
从2007年至今,广东省陈绍常慈善基金会“救心行动”已经为广东省全省以及新疆喀什地区、四川省乐山市、安徽省桐城市、广西阳朔县、云南省怒江州22个市级单位成功救治20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一次次善举不仅改变了孩子的人生,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除了对贫困学生、患病儿童的人道救助,省红十字会还加强校园红十字会建设,在广州市第六中学等中小学,通过建立红十字社团、开展红十字活动等方式,围绕健康教育的核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助力健康成长。
记者 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