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大海——深圳市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时间:2021-04-04
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期间,深圳市举办了骨灰生态葬活动和“礼赞,生命的乐章”2021年深圳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活动。
以后你就是大海的孩子
生如夏花之绚烂
逝如秋叶之静美
清风相送,船笛长鸣
魂归大海,思念永在
3月31日,深圳市2021年(清明)骨灰生态葬活动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遗体捐献者冯博和苏苏(化名)的家属代表,以及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师生们参与此次活动。
这次魂归大海的有3位无语体师捐献者。他们生前签订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书,将遗体捐献给深圳市红十字遗体接收中心,用于医学教学及研究。如今,他们终于完成了最后的使命,长眠于这美丽的深圳海。
哀痛难忍,催人泪下
此次一别,便是永别
“哥哥,这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把它带来陪你,以后我和妈妈会经常来海边看看你的”。这是遗体捐献者杨晨妹妹给哥哥带来的礼物。
此生无悔,来世相聚
茫茫大海,皆是相思
身旁的妈妈在抛撒儿子骨灰时已经泣不成声,“以后你就是大海的孩子了,我们也都会好好的。”
2016年7月5日,年仅27岁的杨晨因直肠癌晚期离世。张华和丈夫悲痛之余将儿子的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希望医学能够攻克直肠癌,让身患直肠癌的病患不再痛苦。杨晨捐献后,张华和丈夫经常去深大医学部看望他,常常想象着杨晨在用另一种生命方式活着。
颤抖的双手
离别的泪水
逝者们的骨灰
伴着美丽的花瓣
一起融入茫茫大海
礼赞,生命的乐章
4月4日,“礼赞,生命的乐章”2021年深圳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活动在市吉田墓园光明树下举行。角膜器官遗体捐献者家属,深圳市红十字会、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市眼科医院等移植医院,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以及来自深圳大学医学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红十字青年代表等参加了活动,第一现场进行了同步直播。
深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英姬及四家单位代表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向捐献者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张会长现场朗诵《生命的礼物》,代表红十字工作人员将这首诗献给所有的器官捐献者及家人们,也献给所有关心这项爱心事业的人们。
凤凰涅槃,人仰共天,大爱无言,奉献无声。“妈妈,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好想给你打电话,可是天堂没有信号。我只有拿着你的手机,翻阅着以往所有的微信聊天记录,看着你的照片和视频,回忆着你在世的点点滴滴。”这是无语体师捐献者钟丽娜的儿子宫政分享他对妈妈的思念。
生长于军人世家的钟丽娜继承了前辈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在得知身患白血病后,她希望走完人生旅途仍能留下大爱在人间。2020年12月18日,钟丽娜的家人遵从其生前遗愿捐献了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攻克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个世界范围内的治愈难题。钟丽娜是“红二代”,是一名军人。生长于军人世家的母亲传承了红色基因,继承了前辈光荣传统,她希望走完人生旅途仍能留下大爱人间。
“我的儿啊!思念的煎熬让我心痛,我是那样地想你念你……”无语体师捐献者杨晨的母亲张华女士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的内容。2016年7月5日,杨晨因病离世。父母在悲痛之余毅然捐献了儿子的遗体。他们衷心地希望这样痛彻心扉的离别不再发生在别的家庭。
活动上,深圳大学医学部学生代表朗诵《致敬,无言恩师》,深圳市红十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医学生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表达对无语体师的敬意和感恩。全体人员共同在光明树下默哀、鞠躬、献花。在生命的洪流里,死亡可以是一种形式的落幕,但也可以升华为一种爱与善生命循环的序幕,用最美丽的花朵感恩重启生命乐章的角膜器官遗体捐献者。
截至2021年3月底,深圳已有1242人身后捐献眼角膜552人捐献遗体,536人捐献了多个器官,使得2000多名的眼疾患者得以重见光明,1500多名器官衰竭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续。深圳市还开通了线上缅怀活动,登录“深圳市红十字会”网站或是微信公众号深圳红十字会点击“红服务”,选择“云思苑”进行线上缅怀。
来源:深圳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