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屋里的“守望者”

——记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志愿者纪明伟

时间:2021-07-20

“我是平度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来献血点进行志愿服务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习惯。”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平度分队负责人纪明伟说。

纪明伟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今年67岁的他,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每年有300多天在献血屋从事志愿服务,市民都亲切的称他为“献血屋里的老头”。

坚持无偿献血17年的“倔老头”

“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天。”谈起第一次献血经历,纪明伟记忆犹新,“当时,我的好友生病住院,我去看望他,因为医院血液紧张,迟迟没有安排手术”。从医院出来后,纪明伟立即找到了医院附近的献血屋,当他挽起袖管,看着自己的热血被采血医生采走去挽救更多的生命,他激动不已。

从此,“献血能救人”成了纪明伟一生的信念,定期献血也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每年坚持参加义务献血两次,这一坚持就是17年,直至60周岁累计献血10400毫升,曾多次获得全国红十字无偿献血金、银、铜奖。

纪明伟不仅坚持自己无偿献血,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向身边亲友、同事介绍献血常识,讲解献血的好处,带动大家一起献血。在他的感召下,他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2014年我60岁,按照法律规定我就不能再献血了,但是我热爱公益事业、愿当志愿者,所以我就来献血屋做了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退休后的纪明伟,一年中有300多天在献血屋进行志愿活动,向群众宣讲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捐献等知识,如今他的志愿时长已有12000多小时,成为了一位“资深”的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铁杆宣传员”

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给白血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但10年前在纪明伟生活的地方,这还是个新鲜事物。在爱心献血屋的每一天,纪明伟都不遗余力向前来献血的人们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采集与捐献知识。他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献血屋里的老头”,每天在朋友圈更新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动态,潜移默化传递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培育潜在志愿者人群。

在日积月累的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过程中,纪明伟摸索创建了一套“纪明伟工作法”——真诚动员、真情讲解、真心服务。

“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不是‘抽骨髓’,只需要6至8毫升血样,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如果您不赶时间,我可以给您介绍下。”纪明伟待无偿献血者和陪同者如同亲人,他总是彬彬有礼的递上一张宣传单,和蔼可亲和他们交谈,他的讲解耐心细致,能消除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疑虑。一旦有献血者想要进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他便规范指导填写表格,每一个环节都为志愿者拍照留念。特别是在“三八”“七一”等特殊日子,他还自费订购鲜花献给前来献血、留样的人。他用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温暖着捐献者的心,正是凭着这位“铁杆宣传员”无私奉献的干劲,平度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留样数量年年递增。

抗疫战场上的“前哨兵”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因为疫情献血屋暂时未开放,纪明伟就到居住的社区报名,成为一名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

从大年初二开始,纪明伟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骑上他的老式28自行车,开始他一天的社区巡逻。绕着社区内、外两圈巡逻下去,往往要一个多小时。巡逻完,回家赶紧吃点饭,再到小区出入口充当“守门员”。他一手拿着测温计,一手指挥着交通。面对进进出出的居民,他文明规范地督促居民做好防护,不厌其烦地规劝减少外出,和颜悦色地上前测量体温、查看社区通行证;对于外来车辆则进行详细登记,面对不配合登记的居民,他耐心进行劝导;看到有老年居民手提重物,他就推着自行车帮人一直送到家门……

由于劳累过度,纪明伟早年的痛风病又犯了,有时关节疼得厉害,走路都困难。刚开始他瞒着家人偷偷吃药,一连几天都是咬着牙坚持着,后来越来越疼,要拖着腿走路。社区书记知道后,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但他放心不下,骑着自行车照常进行巡逻,家里老伴儿担心,不让他这么拼命,他对老伴儿说:“我是一个老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这个时候谁不累?只有认真负责才能把好社区这一道关口,我们才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全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青岛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的背后,正是纪明伟对红十字精神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

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