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妻子带动6位亲友一起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
时间:2021-10-28
2021年6月份,温州市区的丁容海先生因病不幸逝世,按照其生前遗愿,家人通过温州市红十字会将他的一对眼角膜无偿捐献给了需要的人,让三位眼疾患者重获光明。丁先生捐献角膜的事迹在亲朋好友心中埋下了一颗大爱的种子,10月17日晚上,6位亲友聚集在丁先生的家里,在温州市眼库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集体成为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者,这是温州市家人一起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最多的一个家庭。
6位亲友一起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
早在2012年,丁先生的妻子黄马利女士在电视上看到了角膜捐献相关事例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就动了捐献眼角膜的念头。跟丈夫沟通后,没想到他也同样有捐献的意愿,夫妻俩一拍即合。后来丁先生患了脑瘤,夫妻俩为战胜疾病辗转求医8年,历经6次脑部手术,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书的事被搁置了下来。一直到2019年,丈夫病情恶化,在重症监护室被抢救回来之后,黄女士怕留下遗憾,夫妻俩便一起签订了角膜捐献志愿书。丈夫去世后,黄女士帮助丈夫实现了他的愿望,成功捐献了一对眼角膜。
“当时听到眼库的工作人员说,现在眼角膜非常紧缺,而且一对健康的角膜可以让四个患者重新看见,那个时候还是非常激动的。”黄女士说,“人去世之后,与其让身体白白被火化掉,不如把有用的部分捐献出来去救别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当时家族里的兄弟姐妹都在场,大家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去捐献。”
“我跟我四姐因疫情停留国内较久,下个月就要去法国,我们就想一定要在出发之前,把这个事情落实下来,心里才踏实。”黄女士说。刚刚到家的姑妈和侄女婿,本来是过来参加家庭聚餐,为黄女士送行的,一听说在签捐献志愿书,没有丝毫犹豫地加入其中。
就这样,黄女士的姑妈、三位姐姐、侄女婿和一位好朋友,其中有五位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一位54岁,总共六位胸怀大爱的捐献志愿者齐聚在黄女士家里,郑重地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家风传承仁义,大爱并非偶然
“我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看不见光明的人还有这么多,他们在黑暗中生活,我们平常没有办法去帮助他们,如果我的眼角膜能够帮助几个人的话,我非常愿意。”黄女士的四姐说出了大家这次成为角膜捐献志愿者的心声,“我也在我的朋友当中宣传角膜捐献,希望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中来。”在场唯一的男士邵先生也表示,“当你要带给他人阳光的时候,你必须心中就有阳光。”做出这样的举动,对这一家人来说是如此的发自肺腑、自然而然。
对于亲人的大爱善举,黄女士说对她们姐妹几个影响最大的,是她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乐善好施的老人,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受父亲的敎育,助人为乐,施比受更为有福,就算只有一把米,有人急需的时候也应该拿去帮助别人,第二天总会有希望的。”
黄女士有九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因为白天母亲要工作并操持家务很劳累,故而晚上父亲对他们的照顾多些。每天半夜,他都会去每个孩子的房间里,夏天看看有没有蚊子,冬天看看有没有踢被子。黄女士的四姐17岁就出远门工作,父亲每隔几天就会给她写一封信,教导她凡事要“以善为本,一步一脚印,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凡事三思而后行”。
“我父亲一直都是在以身作则地教导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记得感恩,情义是一辈子都还不了的。我们就想着,不管是在哪里,人活着总是会受别人的恩惠,受社会的恩惠,选择捐献眼角膜,帮助失明的人重获光明,也是回馈他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来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温州市眼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