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 正文

撬动社会资源 构建社会化备灾体系

——陕西省商洛市红十字会建设社会化备灾库的探索

时间:2021-12-28

陕西省商洛市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属省内自然灾害高发地区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级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提高红十字会应对自然灾害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能力,市红十字会大胆探索,积极撬动社会资源,努力走出一条社会化备灾体系建设新路子。

建设社会化备灾库是发展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向市红十字会捐赠款物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捐赠款物呈爆发式增长,出现物资多、存放难、周转慢等突出问题,物资难以快进快出,没有充分发挥救灾(抗疫)物资在特殊时期的应急保障作用。

在上述背景下,市红十字会备灾物资储运面临四大问题:一是仓储困难。市红十字会无专用备灾库,长期租用库房,面积有限,备灾物资储存数量少种类单一。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原有库房只能满足常规物资的存放,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储存,如需低温保存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冷链产品等,没有专用冷冻仓库,无法满足特殊物资的存储。三是搬运力量不足。日常物资搬运人员是随用随找,抗灾抗疫等特殊时期常常以红十字会干部和志愿者为主体搬运物资。四是应急物流体制不健全。在重大灾害发生后某一时间段内接收物资激增时,保障救灾物资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的运力有限,亟需建设功能更全、仓储能力更高的新型备灾库。

商洛市红十字会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寻求与具备仓储条件、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共同合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备灾体系建设。

经过与企业座谈、实地考察,得到由陕西君威农贸集团建设的商洛市京东云仓君威智能物流中心的大力支持。市红十字会与该集团签订了《商洛市红十字会备灾库合作框架协议》,挂牌成立了“商洛市红十字会备灾库”。由该集团长期无偿提供占地900平方米、具有9000立方米仓储空间的场地作为市红十字会仓储基地,根据需要,可随时增加仓储面积。同时共享该物流中心的冷冻仓库,并安排物流中心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协助做好物资接收和发放等管理工作。

成效与启示

一是填补了市、区红十字会备灾库建设的空白。备灾库位于商洛高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区3公里、高速路口5公里,市、区红十字会均可共享该备灾库。形成了以备灾库为中心,辐射全市各县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二是提高了备灾救灾物资运输效率。该物流中心内有京东、顺丰、德邦等快递物流企业,可做到救灾备灾物资随时接收、随时调拨发运,物资40分钟即可到达本市最近的县,2小时可到达最远的县。

三是提高了物资规范化管理水平。该物流中心是商洛首家云仓储智能中心,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商洛市红十字会制定了备灾库物资管理制度,与物流中心管理有效衔接,做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指导红十字会人员科学规范管理物资,建立台账,有序存储、有序发放。备灾库建成运行一年多来,效果良好,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应对暴雨洪涝灾害中,备灾库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储运和调配物资500余吨,发放物资300余批次,没有出现一例慢发、错发、漏发的情况,有力支持了抗疫和救灾。

四是节约了成本。节约了仓储租赁、人员管理等费用,按当前市场价估算,年可节约各类费用30万元左右。

五是提升了红十字影响力。在该企业的带动下,一批效益好、有爱心的企业纷纷捐赠款物,一大批志愿者纷纷参与物资接收、发放和装卸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影响力。

通过社会化备灾库的建设,主要有三点启示:一是要充分撬动社会资源。要努力克服红十字会自身缺编、缺经费的困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依托社会各类资源,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工作。二是要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大力宣传捐赠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享受到税收减免等应有优惠,在荣誉评定等方面,要向企业倾斜。三是要壮大红十字会人道资源服务实力。多方筹集款物,增强服务实力,扩大受益群体。

作者:杨开泰  陕西省商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