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服务传递人文温度
——江西省萍乡市造血干细胞工作综述
时间:2022-02-25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近些年,江西省萍乡市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促进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快速发展。最令人惊喜的是,2021年7月,该市接二连三成功捐献了3例造血干细胞,以最务实、感人、亮眼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业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强化顶层设计,塑造服务通路
领导重视铺路。近些年,萍乡市党政主要领导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尤为重视,注重营造捐献工作的浓厚氛围,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对捐献工作特别重视和关心。在每例成功捐献志愿者归来的欢迎仪式上,分管副市长一般会出席并致辞,代颁发荣誉证书。县区红十字会机构改革到位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更是引起县区党政主官的高度认同和重视,不断掀起捐献热潮。如安源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捐献者的捐献事迹格外尊崇、格外重视,做到对每一位捐献志愿者归来的欢迎仪式均高规举办、高调宣传、高兴出席。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顺利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效库容拓路。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关键和基础在于入库血样的数量规模,入库血样多,配型机率就高,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可能性就大。萍乡市红十字会坚持尽可能把对捐献知识熟知、捐献愿望强烈、价值认同一致的志愿者作为采样入库的动员原则,把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作为首选人群,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市有效库容。同时,坚持做好静思期回访和志愿者保留项目工作,为整个捐献工作拓展了基础、畅通了渠道、提高了效率。
志愿力量带路。通过引导和吸收历年成功捐献的志愿者以及该市热衷或有志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红十字志愿者为主体,筹备成立萍乡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伍,现身说法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科普宣传、有效动员,及时对初配特别是高配成功人员进行面对面释疑解惑,采取当年捐献者慰问全覆盖、往年捐献者有计划分批次地走访慰问方式,适时安排有关走访慰问活动。由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参与,初配成功愿意接续高配工作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志愿力量很好地带动了捐献事业。
舆论宣传引路。注重对成功捐献先进事迹和志愿者捐献故事的挖掘、宣传,充分利用捐前、捐中、捐后时间节点,把握宣传的切入点,捕捉感人的故事点,找准群众的关注点,设法讲好捐献故事,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用感人事迹感染人、用成功事例教化人、用鲜明导向引导人,持续打消群众对捐献工作的顾忌疑虑,不断激发捐献热情,注重营造良好的捐献舆论氛围,使捐献工作成为萍乡“小城大爱”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很多入库多年的志愿者对成功配型望眼欲穿、翘首以盼,对配型结果孜孜以求,一旦配型成功高兴得似乎中了彩票。
多方助力通路。由于投入所限,为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萍乡市自开展捐献工作以来,采取“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策略,争取并获得市卫健特别是中心血站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无偿献血过程中一体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普及、宣传动员、血样采集、留样入库、信息反馈、互动共推等工作,已经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合作机制。精神文明部门持续加大对捐献者的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把捐献志愿者纳入“萍乡好人”“江西好人”乃至“中国好人”推荐评选范围。教育、公安等各部门单位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为捐献事业顺利开展打通了成功之路。
以“四度”为抓手,引领高质量发展
萍乡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起步较晚,库容库量绝对数有限,特别是受思想观念、普及程度、投入保障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当前还存在不少瓶颈和困难,应以提升“四度”为抓手,努力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提升参与度。坚持以鲜活的捐献事例抓好宣传。利用好捐献实例契机,围绕捐献过程讲好故事、加大宣传、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捐献事业。坚持以特殊时间节点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宣传形式,让大家对捐献工作入脑入心、见效见行。坚持面向特定的群体做好宣传,在合适时候合适地点采取合适方式加大宣传引导,不断提升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社会参与度。
二是优化服务,提升精准度。首先是入库精准,尽力针对易于动员、能始终保持较高捐献热情的人群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规范做好静思期回访和志愿者保留工作,坚持提高有效库容。其次是加强对初配、高配成功人员的精准服务,减少顾虑、消除误解,努力提升初配向高配参与机率,打通志愿者最后心结,确保高配成功后的捐献行动转化。最后是临捐服务精准化,通过招募志愿者、委派工作人员形式加强对临捐志愿者的全程捐献服务,一对一地现场释疑解惑,协调好捐献过程中相关干细胞采集、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努力实现高配一个即成功捐献一个。
三是统一政策,提升标准度。持之以恒做好完善制度、统一标准、依法公开等工作,特别是围绕宣传方面的双盲原则要求,误工补贴、差旅和伙食费补助费用来源和执行标准,捐献者终身免费用血、精神嘉奖等福利待遇落实,以及捐后体检复查、走访慰问、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环节和问题,尽可能统一标准政策或规范做法,防止各地政出多门、各唱各调。
四是调动各方,提升满意度。努力做好捐献服务工作,确保捐方知情权,充分尊重捐方意愿,培育全社会志愿奉献、关爱生命的捐献精神,崇尚无私付出、挽救生命的道德力量,给捐献志愿者应有并充分的地位和荣誉。特别是注重对捐献者的人文关怀,通过有计划地走访慰问活动,让捐献者感受到被尊重、有价值,必要时还要设法为捐献者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让捐方满意。严格控制捐献过程中的必要费用,努力降低弹性费用,尽力减少实际费用支出,让患方满意。尽力依法做好公开公示工作,不搞道德绑架,不违背捐方意志而劝捐,坚决杜绝临捐反悔现象发生,努力让社会满意。
柳小波